國家頁面

以色列   Israel

地名附註

以色列Israel:得勝者 , 與神同治 Ruling with God , 神的王子 Prince of God

概覽

現代的以色列位於亞洲西部的巴勒斯坦地區,在歐、亞、非三洲交會之處,西瀕地中海,北鄰黎巴嫩,東接約旦、敘利亞,南臨阿卡巴灣,西南則與埃及交界。全國面積二萬七百多平方公里。以色列疆域雖然只有台灣的三分之二,但全國各地的地理差異卻很大。中間是中央山地,由北部的加利利延伸到中部的撒瑪利亞和猶大地區。

山地以西是海岸平原:北邊是亞設(或亞柯)平原,從這平原經迦密山西北麓和下加利利山之間的隘口、往東南去,有一個略成三角形的盆地,就是以賽亞書28:1所稱為的肥美谷(the fat valley),這谷地平原,在地形上也可以說是這海岸平原的一部分。迦密山以南是沙崙平原,以及南部的非利士平原。

山地以東是約旦大裂谷。裂谷從北到南有米倫湖盆地(又名呼烈湖),基尼烈湖(加利利)盆地,約但河谷,鹽海(又名亞拉巴海,創3:16;東海,或西訂谷,創14:3),以及最南邊的亞拉巴谷地。以色列全國從別是巴一帶以南盡是旱漠。以色列雖然多山地與旱漠,但猶太人倚靠精緻的農業技術,終於使得這塊盡是荒涼山野的國家,成為流奶與蜜之地。

以色列歷史悠久,約在主前兩千多年,他們的先祖亞伯拉罕聽從上帝的呼召,從原居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的吾珥遷至迦南地。亞伯拉罕的孫子雅各,因迦南遍地飢荒,帶了全家逃到埃及避難,在埃及生飬衆多,成爲大國,之後淪落爲奴隷。後來,摩西在主前13世紀,率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約書亞蒙召繼承摩西未完成的使命,帶領選民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的迦南,並征服了大部分地區而在迦南定居。及至主前11世紀大衛才建立以色列王國,定都在耶路撒冷,所羅門統治時,並在此建聖殿,使之成為政治和宗教中心。當時王國版圖向北擴展及於幼發拉底河,向南延伸至埃及小河,盛極一時。之後在所羅門王的兒子,羅波安即位時,全國分裂為以色列和猶大這北、南兩國。

南北兩國,傳至主前第六世紀時,國勢日漸衰微,開始分別被亞述人、巴比倫人滅亡;這期間,以色列人被擄分散於各地。後經波斯人及希臘人統治。在羅馬帝國統治期間,各地享有數百年的羅馬太平Pax Romana;耶穌就在這時期降生。這位猶太人耶穌基督,並且成為人類歷史新紀元的開始。後來在主曆132135年間,猶太人因反抗羅馬統治失敗,被驅逐離開以色列地,從此猶太人就失去祖國,流浪於世界各地;成爲沒有應許之地選民」。直至1948年,才在巴勒斯坦或應許之地,宣佈獨立建國。以色列地,以及附近的阿拉伯,是全球三大一神宗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 的原始地。

現代以色列的基本資料如下(來源: 以色列中央統計局, <以色列統計摘要>, 2013年四月五日)

  國名:以色列(希伯來語:מְדִינַת יִשְׂרָאֵל,即 Medinat Yisra'el英語:State of Israel

  面積: 20,770平方公里,陸域20,330平方公里,水域440平方公里

  人口: 201304月統計已超過801萬。

  首都:以色列在1980宣稱耶路撒冷為「永遠的首都」,但不被聯合國承認。多數國家的使節,仍駐在特拉維夫Tel Aviv

  行政區:特拉維夫區、海法區、中央區、北部區、南部區及耶路撒冷區。以及多數阿拉伯人居住地區,被設為猶太-撒瑪利亞區和迦薩走廊區;現部份國土已交予巴勒斯坦人自己管理。

  城市:耶路撒冷(796,200 )、特拉維夫404,500人)、海法269,300人)、別是巴(又譯,貝爾謝巴, 195,800)

  宗教:猶太教(75.4%)、伊斯蘭教(17.3%)、基督教(2.0%)及其他(5.3%)

  官方語言:希伯來語、阿拉伯語;大多數的人都能應用英語。

  族群:主要為猶太人(75.4%)、其次為阿拉伯人(20.6%)以及4%「其他」人種

  體制:民主議會制

地理

● 名稱:

現代以色列的所在地,在古代(主前1400年以前) 被稱迦南地(由不同迦南民族居住) 或應許之地。及至以色列人 (約於主前1406年至主前586) 進入迦南後,迦南地就被稱為以色列地,אֶרֶץ יִשְׂרָאֵל Eretz YisraelThe Land of Israel,見撒上13:19),用以表明這塊土地就是上帝所賜給以色列人的應許之地。根據《聖經》,其範圍是「南從別是巴、北到但」之間的約但河西岸之地。自從希伯來人於主曆135年被趕離開這地以後,原住在這地西南海岸平原的非利士人םפְלִשְׁתִּי,就逐漸擴展住在全地,原名為םפְלִשְׁתִּי,被希臘人改為Παλιδτιν,以致從羅馬統治這地的時候開始,一般就稱這地區為Παλιδτιν,指的是從地中海東岸到約但河之間的區域。英譯 ΠαλιδτινPalestine,中譯Palestine爲「巴勒斯坦」。

●  位置及範圍:

Land Bridge以色列的絕對位置Absolute Location,約在北緯29.5度至33度,東經33.34度至37度之間,即亞洲西部的「巴勒斯坦-以色列」(Palestine-Israel)地區,這地西瀕地中海,北鄰黎巴嫩,東接約旦、敘利亞,南臨阿卡巴灣,西南則與埃及交界。誠如前述,全國面積約有二萬七百多平方公里;位於歐洲,亞洲和非洲這三大洲之間的交匯會處 (見右圖) ,因此,成為洲際交通的中樞。從地形來看,它處於大海、高山、與沙漠之間。 (圖片來源:呂譯J. P. Miller,《聖地地理》)


歷史上,以色列東北邊有遼闊的美索不達米亞的諸帝國;西南邊有埃及帝國,所以就成爲兩者以及與歐洲之間的「陸橋」。因此就成為南北兩大政權軍旅進出所必爭之地。此外,它的位置處於從埃及尼羅河,延伸到波斯灣的這一片稱為新月形沃地(the fertile crescent) 的西端。因此,來往於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之間的旅客,就必須經過以色列這個地區。

以色列自1948宣佈建國後,經歷數次以阿戰爭及和平協議,現今實際管轄面積為25,740平方公里,包括哥蘭高地、前約旦國的河西這部分的地區(即West Bank,西岸地區;見下左圖)。此外,以色列給予居住在西岸地區及迦薩走廊的巴勒斯坦百姓,三種不同等級、不同程度的自治權 (見下右圖)


左為以色列「佔領」地;右為西岸不同程度的自治區

(圖片來源:呂譯,J. P. Miller著,《聖地地理》)

●  地形:
以色列地域狹長,縱470公里,橫最寬處135公里,地形之複雜,可從下面兩以色列地形剖面圖略見端倪:


以色列地東西向地形剖面圖 (圖片來源:呂譯,J. P. Miller著,《聖地地理》)


以色列地南北向地形剖面圖 (圖片來源:呂譯,J. P. Miller著,《聖地地理》)

A. 中央山地 (Central Mountainous Spine)

Israel topo map北部的黎巴嫩山脈向南延伸到以色列,而成為加利利山地(Galilee Mts.),主峰墨蘭山(Mt. Meron)海拔1208公尺。由於地貌的不同,這地區又分爲上加利利和下加利利兩地形區:北邊上加利利山地,多山塊;南部下加利利,有幾條成東西走向的小山脈,所以有山又有谷。這些東西走向的橫谷,就成爲從地中海到加利利海地區交通的要道。

本地區雨量豐沛,年降雨量達1000公釐,冬季黑門山上積雪豐盈。此地山坡、山麓,多被開墾為小塊的農田(見下圖)。並且這裡的鈣質土壤,蓄水性良好,不需灌溉就可耕種,是爲良田,所產的橄欖和葡萄更是馳名國內外。右圖為以色列地勢圖 (來源:Wikipedia)

Mt. Hermon

黑門山及山麓的肥沃良田 (C.Y. Tang)

下加利利最負盛名的城是拿撒勒(Nazareth),耶穌在此地成長、受教,跟著約瑟學習做木匠。三十歲之後的傳道生涯,足跡遍及加利利各城各鄉(太9:35)。今日此地因而成為朝聖之勝地。

從加利利往南,便是「肥美谷」。亞當史密斯在1895年所出的《聖地的歷史地理》(Historical Geography of the Holy Land)書,把這肥美谷分成耶斯列谷(Jezreel Valley)和耶斯對蘭平原(Plain of Esdraelon)。其實這兩者原是一塊三角狀、很肥沃、名符其實的耶斯列谷(肥美谷)平原(見下圖)。因此不但是一個很重要的地理區域;在歷史上,這地區也是很重要。歷來這裡是一個很重要的戰場。

Jezreel Valley 耶斯列谷地

從他泊山遠望耶斯列平原谷地阡陌縱橫 (C.Y. Tang )

谷地南方,便是一系列成南北走向的山脈、所構成的中央山地地區,高度在5001000公尺,地勢是由北向南傾斜。山地北部是由許多小型而肥沃的溪谷地區所組成的撒瑪利亞山地,古城撒瑪利亞(Samaria) 即坐落在此。再往南為猶大Judea山地,雨水漸少,向東的背風山坡荒禿,但西向的迎風坡卻是林木茂盛。全猶大地區是以色列的精神中心地,因為猶大山地中建有聖城耶路撒冷(Jerusalem),並且城中建有聖殿(the Temple)。大衞的猶太王國即肇建於此;現今耶路撒冷全城的居民以猶太人為多(但舊城內現以阿拉伯人爲最多)。世界三大一神教(基督教、猶太教、回教) 均發源於此,是億萬信徒心靈指望的所在。耶路撒冷往南不遠就是主耶穌降生之地的伯利恆,再往南就到希伯崙。這裡有麥比拉洞,亞伯拉罕的妻子撒拉、和各位先祖及元配,都葬在這裡。繼續往南,中央山地就漸入於乾旱的南地(NegevNegeb)。

B. 海岸平原 (Coastal Plain)

地中海沿岸的海岸平原,從北部的黎巴嫩邊界一直向南延伸,經過古亞柯(Akko)城一帶平原的亞設海岸,到該撒利亞(Caesarea)的沙崙平原。該撒利亞有希律大帝所建的人工港,也是當年羅馬政府統治巴勒斯坦的政治中心。

Caesarea 該撒利亞

沙崙平原的古該撒利亞港 (照片來源:BiblePlaces.com)

沙崙平原以南就是非利士海岸平原,亦稱非利士地אֶרֶץ פְּלִשְׁתִּים。全海岸平原土壤層深厚,兼有灌溉之利,是以色列重要農業區;沙崙平原有蓄水豐富的石灰質沙性土壤,使這裡出產的柑橘,成為以色列最主要的出口產品之一,早年更輸出歐洲而頗負盛名。

沿海平原是現代以色列大多數工廠的所在地,全國三分之二人口和多數城鎮都集中在本處。在沿海平原的中點,興起了現代化大都會特拉維夫(Tel Aviv),它是以色列重建家園時的首都,也是工商金融中心。其南亞實基倫(Ashkelon) 是古非利士人對外的門戶。但亞實基倫之北靠近地中海的人工深水港亞實突Ashdod,卻是現代以色列地中海岸的一大貨物吞吐港。

沿海平原北部的亞柯,是建於主前第三世紀的人工港;新約時代叫做多利買,是羅馬時代加利利地區魚、農產品的輸出港。保羅第三次海外宣教回來時,曾經在這裡「問那裡的弟兄安,和他們同住了一天」(徒21:7);十字軍東征就是從這裡登陸。

C. 約但河谷 (Jordan Valley)

中央山地(the Central Highland) 以東的約但河谷,又稱為約旦大裂谷,是那長達6,500公里、南到東非洲大裂谷的一部份。在以色列境內的裂谷部分,北起黎巴嫩,往南經由約但河上源、加利利海、死海及亞拉巴到阿卡巴灣和紅海而入非洲。

Sea of Galilee 加利利海

加利利海北岸一景 (湖邉正中間樹林後是迦百農)(C.Y. Tang)

約但河本身有四個源頭:(1哈斯班尼(The Hasbani)阿拉伯(Arabic)也是Hasbani希伯來名叫 שניר (Snir,示尼珥);亞摩利人稱黑門山為示尼珥(見申3:9)這最長的哈斯班尼支流,源於黎巴嫩山和黑門山之間,就是黎巴嫩和敘利亞交界的謝赫山 (Shaykh Mt.)附近的哈斯巴雅(Hasbaya)。謝赫山意為「酋長的山」,希伯來名叫 הר חרמון, Har HermonMount Hermon或「黑門山」 (2) 班尼亞斯(The Banias或班尼雅西,Banyasi)阿拉伯語亦為Banias希伯來名叫 חרמון (Hermon黑門)。這支流從黑門山東麓的班尼泉向西南流下。 (3)但(The Dan)希伯來名叫 דן (Dan ), 阿拉伯語叫做 Leddan這支流源於黑門山南麓向南流下。(4) 以雲(The IyonIjon)希伯來名叫 עיון (Iyon) 阿拉伯語叫做DardaraBraghith又寫成Bareighit (巴萊特), 水源來自黎巴嫩的彼阿達山(Jabal Bir ad-Dahr)之南麓。

這四支流,各自先往南或西南流、滙入呼烈湖盆地而成約但河(圖見呂譯貝理著《聖經地理》,239頁)。成約但河後再往南入於提比哩亞海 (Lake Tiberias),然後注入死海,全長360公里。提比哩亞海在聖經中稱為加利利海 (Sea of Galilee),面積約300平方公里,水面低於海平面209公尺,這海對約但河有澄清與調節的功用。這裡地勢平坦,雖可生產稻穀,但因稻榖需水多、種植不合經濟原則;其他作物包括各種麥類和棉花、玉米、香蕉、椰棗等。

死海(Dead Sea),是世界最著名的大鹽湖,平均水面低於地中海海面395公尺。約但河流入此海之後,就無出口;死海是全世界最低的水域。死海地區氣候乾旱、炎熱,年降雨量只有50公釐,但蒸發量是140公釐。由於蒸發,使得海水的鹽份奇高,含鹽百分之三十多(約一般海水的十倍),因此人們入水後必定要被浮在水面上。水中除了耐鹽的細菌外,別無生物。死海四周雖然盡是旱漠的景象,每年卻吸引大批遊客,到此體會人間難有機會體驗的一樁死海浮游趣事。

Dead Sea 死海

死海浮泳 (C.Y. Tang)

D. 南地(Negev Negeb)

南地由大約12,000平方公里的旱漠所組成;約佔以色列全國土面積的一半。在地理上,南地旱漠是屬於西奈沙漠向北的延伸。一向是一片遊牧區,羅馬時代以前的拿霸天人(Nabatean),利用僅有稀少的雨水在此旱耕,使之成為他們的「糧倉」。第七世紀時,農耕居民被遊牧部落驅逐後,這裡又逐漸變成少有人煙的旱漠。

在以色列領域,南地像一個倒三角形,北邊的底線可從別是巴(Beesheba)西方開始,經猶大山地南部至死海,三角形的頂點則是以色列最南端、位於紅海北端的以拉特(Eilat)。這地區的地形大致與北方的以色列地相仿,西部為低地;中部為山地,高度約為海拔370-520公尺,冬夏溫度變化很大;東面邊界則為亞拉巴谷地(Arabah Valley) ,為大裂谷的一部分,向南延伸至以拉特及紅海。

南地是一個介於隆起的石灰岩之間的盆地;這盆地的東部提供了一個從希伯崙到死海的一條路,成為前往外約但的踏腳石。但這盆地的南部是屬「瑪革提施」Makteshes的地形,像火山口的「坑盆」,因此這裡的交通非常困難。

南地大部分地區的年平均雨量約為200公厘,是一片少有人烟的旱漠。以色列建國之後,發展先進的水利工程,利用水管從250公里外的提比哩亞海(加利利海)把水引來灌溉,使這片曠野恢復了生機,將沙漠變成了綠地。

Negev 南地

前往別是巴途中南地旱漠一景 (C.Y. Tang)


氣候

以色列的氣候,主要是屬於地中海型;其特徵為夏季漫長、炎熱、少雨;冬季較為短暫、涼爽、多雨。以色列全年日照充足,平均日照著時數為每日5-12小時,在5-8月,更超過10小時。雨量超過70%降在11月至4月之間;降雨量在全國分配很不均匀,愈往南降雨愈少,北部年降水量50-70厘米,南部2.5厘米。五月中下旬至9月通常是無雨的季節。

以色列的氣候,是受鄰近撒哈拉和阿拉伯地帶的旱漠,以及地中海東部沿岸、亞熱帶溼熱空氣所共同的影響。全國各地區的氣候,是隨著高度、緯度、以及與地中海的距離而變化:在沿海一帶,夏季亁熱,冬季溫濕;在中央山地地區,夏季乾燥,冬季寒冷;在約旦河谷,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氣候宜人;南部乾旱氣候,白天炎熱,夜晚涼爽。

人文

◎人口及言語:以色列的人口,按該國統計處,201210月的資料,共有795萬人,其中75.3%是猶太人、20.6%阿拉伯人、以及4%「其他」人種。以色列有兩種官方語言:希伯來語和阿拉伯語;但希伯來語是主要的也是最優先的國家語言,並且被大多數的人所使用。阿拉伯語則是由阿拉伯族群與阿拉伯猶太人使用。

◎宗教信仰:以色列人信仰,76.1%是猶太教、16.2%為伊斯蘭教、2.1%為基督教、1.6%為獨立的德魯茲教派(Druze, 伊斯蘭教的一支派)3.9%未分類。猶太教有猶太教改革派、猶太教保守派等等。在阿拉伯裔的以色列人中,有82.6%是伊斯蘭教遜尼派穆斯林,8.8%是基督徒,而有8.4%是德魯茲派穆斯林。以色列的基督徒大多屬於東正教,東儀天主教(英語Eastern Catholic Churches)或稱東方禮的天主教。

耶路撒冷西牆附近虔誠的猶太人(Photo by C.Y. Tang)

簡史

一、以色列族長時期至士師時代 (主前 17-11世紀)

n 主前17世紀(族長時代):猶太民族的先祖,亞伯拉罕從美索不大米亞平原的迦勒底吾珥遷居迦南地。後因饑饉迫使他的後裔遷居埃及前後400年。

n 主前13-12世紀(出埃及進迦南):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在西乃山上從上帝接受包括《十誡》在內的《摩西律法》,接著是38年的曠野漂流;後由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將地分給十二支派,然後進入士師時代。

二、以色列王國時代 (主前11-6世紀)

n 主前1020-930(統一王國時期):主前1020年,以色列統一王國建立,掃羅為第一位國王;主前1000年,大衛做王,後遷都耶路撒冷;主前960年,所羅門王在耶路撒冷建立第一聖殿,成爲猶太民族和精神的中心。

n 主前930-586(分裂王國至亡國):主前930年,王國分裂成猶大王國(南國)和以色列王國(北國);主前722年,北國被亞述人擊敗滅亡,被擄亞述;主前586年,猶大王國被巴比倫征服。耶路撒冷和第一聖殿被毀;多數猶太人流亡各地。

三、第二聖殿時期 (主前538-63)

n 主前538-332 (波斯時代):波斯王古列下令以色列人從巴比倫返回;重修聖殿(主前515年完成)

n 主前332-166 (古希臘時代):亞歷山大大帝打敗波斯帝國,並征服以色列故土;古希臘人統治,歷經多利買及西流古王朝;主前166年,馬喀比起義反對因強行希臘化的宗教法令,限制信奉猶太教,並褻瀆聖殿。

n 主前166-63 (哈斯摩尼王朝):馬喀比建立哈斯摩尼王朝,潔淨聖殿,恢復獻祭,使猶太人獲得一段短暫的獨立時期。

四、古羅馬時代 (主前63-主曆313)

n 主前63年: 羅馬將軍龐培佔領耶路撒冷;主前37-主曆6年,羅馬分封王希律統治以色列故土,重耶路撒冷聖殿。

n 主前4至主曆30年:耶穌基督降生伯利恆,其後在以色列地傳道、受害;復活後吩咐門徒在全地傳福音,開啟新約時代的基督教。

n 主曆66-73年:主曆66年,猶太人起義反叛羅馬;70年,耶路撒冷和第二聖殿被毀;73年,猶太人在馬撒大最後抵抗失敗。

n 主曆132-135年:猶太人發動第二次叛變(Bar Kochba Revolt),被羅馬鎮壓了,並把該地區改名為巴勒斯坦,又驅逐猶太人離開家園,把他們分散到世界各地,進入大流散時期。

五、拜占庭時代 (313-636)

n 主曆313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遷都拜占庭,又定基督教為國教,把耶穌降生、受死、復活及升天等地列為聖地,建築許多教堂及修道院。

n 主曆614年:波斯人入侵,引致嚴重破壞。

六、伊斯蘭時代(636-1099)

n 主曆638年:伊斯蘭教徒在第七世紀統治阿拉伯後,於638年佔領耶路撒冷。

n 主曆691年:哈里發阿布杜勒•馬里克在耶路撒冷聖殿舊址(聖殿山)盤石圓頂寺(Dome of the Rock)薩寺(Al-Aqsa)也是在這時期建造的

七、十字軍統治(1099-1260)

n 主曆1099年:十字軍攻陷耶路撒冷,施行大屠殺。跟著建立耶路撒冷拉丁王國,並重建許多城堡及教堂。

八、滿美露(Mameluke)統治(1260-1517)

n 主曆1260年:滿美露(Mameluke) 征服巴勒斯坦大部分地區,最後在1291年佔領亞柯,肅清十字軍殘留勢力。

九、奧圖曼統治(1517-1917)

n 主曆1517年:奧圖曼統治。蘇萊曼大帝(Suleiman, 1520-66)更使帝國擴張橫跨歐、亞、非三洲,並在耶路撒冷修建城牆及供水系統等。

n 主曆1896年:赫茨爾(Theodor Herzl)在瑞士巴塞爾(Basel)召開第一屆猶太復國主義(又稱錫安主義)者代表大會,世界猶太復國主義組織(WZO)成立。

十、英國托管時代及猶太復國運動 (1917-1948)

n 主曆1917年:英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並征服結束了400年的奧圖曼統治。同年十一月二日,英國發表「伯福宣言」(Balfour Declaration),公開表明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自己的民族家園」。

n 主曆1922年:國際聯盟授權英國對巴勒斯坦進行委任統治;其後大量猶太人移民回歸,猶太人與阿伯人衝突日益增加。

n 主曆193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猶太人遭受納粹大屠殺。

n 主曆1947年:聯合國建議在這片土地上建立阿拉伯國和猶太國。

十一、  以色列建國 (1948-現今)

n 主曆1948年:英國委任統治結束,以色列在514日宣布建國,阿拉伯五國聯軍立刻圍攻,觸發獨立戰爭(19485-19497)

n 主曆1949年:與埃及、約旦、敘利亞、黎巴嫩簽訂停戰協定,耶路撒冷由以色列和約旦分治,選舉第一屆議會,以色列被接納為聯合國第59個會員國。

n 主曆1956年:西乃半島戰爭。

n 主曆1964年:巴勒斯坦人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

n 主曆1967年:六日戰爭;耶路撒冷在亡國近兩千年後重新統一。

n 主曆1973年:贖罪日戰爭

n 主曆1977年:埃及總統薩達特訪以色列;1979年以埃和平條約簽署。

n 主曆1993年:以色列與巴解簽署「原則宣言」,逐步讓巴勒斯坦有限度自治,範圍包括西岸地區和迦薩走廊。

n 主曆1994年:迦薩及耶利哥地區實行巴勒斯坦人自治;約旦與以色列簽署和平協定。

n 主曆1995年:在西岸及迦薩地帶擴大巴勒斯坦自治。

n 主曆2007年:哈瑪斯(Hamas)佔領迦薩地區後,迦薩成為「敵對區域」。

n 至今: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人的領土問題,仍無法解決。

[有關以色列歷史的更多資料,請點閱本網站聖經地理專文:以色列歷史]

重要城市

l 耶路撒冷 (Jerusalem)

耶路撒冷城位於以色列中央山脈(位於死海北岸到地中海三分之一處),是一座舉世聞名的歷史古城,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耶路撒冷原名耶布斯,自3000年前被大衛王攻下並將其定為首都之後,她一直是猶太人的宗教和權力中心。歷史上,耶路撒冷曾經歷數度浩劫,包括主前586年被巴比倫人澈底拆毀,百姓被擄。又在主曆70年及135年遭受羅馬軍隊的嚴重毀壞,猶太人更被趕出猶太地,從此顛沛流離,過著流亡的生活。

直至1948年以色列復國,耶路撒冷才再度繁榮起來,並在1967年完成耶路撒冷統一。以色列再於1980年,片面宣稱耶路撒冷為「永遠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今天的耶路撒冷是一個新舊融合、繁榮且充滿活力的國際大都會,是以色列政府所在地,也是以色列最大的城市,人口約70多萬(2009)

耶路撒冷舊城是一座宗教聖城,它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的聖地。根據《聖經》記載,耶穌在這裡受難、埋葬、復活、升天。因此,在耶路撒冷舊城隨處可見到《新、舊約聖經》記載的聖蹟,例如西牆、聖墓堂、升天堂、馬可樓等。位於聖殿山的圓頂盤石清真寺,不但被視為回教徒第二聖地,也是耶路撒冷重要地標之一。

Jerusalem 耶路撒冷

今天的耶路撒冷是一座新舊融合,多元宗教文化的國際大都 (photo by C.Y. Tang)

l 特拉維夫-雅法(Tel Aviv-Jaffa)

特拉維夫建於1909年,是猶太移民建立的一座新城,其後在1949年與附近的古城雅法合併,現已成為地中海沿岸的重要城市。它是以色列的工業、商業、金融和文化中心,人口約40多萬(2009年),為以色列第二大城。以色列復國初期,曾以此為首都,其後在1980年宣稱耶路撒冷為永遠首都及政府行政中心,但大多數外國大使館仍設在這裡。

雅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港市之一;《聖經》中稱為約帕。所羅門建聖殿時,約帕為當年香柏木建材的轉運港(代下2:16)。先知約拿曾在這裡上船要前往他施去逃避上帝的差遣(1:3)。在新約時代,彼得曾在這裡使寡婦多加復活(9:36-40),並在此見異像後,前往該撒利亞向哥尼流傳福音(10:5)

今天,特拉維夫被認為是以色列最為國際化的經濟中心。在該市具有活躍、現代、世界主義的特徵,被公認是以色列的文化之都。在1930年從歐洲學成返回以色列的一群建築師,將特拉維夫設計為一個現代化新城市,其建築符合現代主義風格,極簡卻多功能,壯觀又有個性。這建築群稱為特拉維夫白城,在200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l 海法 (Haifa)

位於地中海亞柯灣的南端,迦密山的北麓。原是腓尼基人的一個小漁港,至第三世紀才成為一個大鎮,636 年為阿拉伯人所據,1100 年為十字軍佔領,1191 年被回教人所毀,就荒蕪了五百餘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人就大肆建設,作為統治巴勒斯坦的首府,自此開始有了猶太人移民歸來,逐漸的成了一座純猶太人的大城。以色列獨立之後,更使得海法蓬勃發展,有一日千里之勢,現已成為今日以色列的第三大城,人口約26(2009);它是工業和商業的中心,也是最重要的商港,港口可容巨輪,碼頭設備完善,建有造船廠、煉油廠,四郊都是各式工廠。海法也是一個重要的文化和藝術城,設有大學、圖書館、博物館、音樂廳等先進文化設施。海法有著古代巴格達空中花園之稱的巴海花園(The Bahá'í Gardens),總共有十八層梯田平臺,景色壯麗怡人。 [資料來源:簡明聖經史地圖解]

海法的巴哈伊空中花園 (圖片來源:Wikipedia, author: EdoM)

l 伯利恆 (Bethlehem)

伯利恆的原意為「糧食之家」,又名以法他 (35:19) ,位於耶路撒冷之南約 8 公里,希伯崙北東北約 22 公里之處。城在一海拔高約 880 公尺的橫嶺之上,是一個至少有3500年歷史的古城,古時已有大道北通耶路撒冷,南通提哥亞、希伯崙、隱基底等重鎮。城郊的土壤肥沃,出產豐富,盛產榖物、葡萄和酒類,滿山良田,景色非常優美,是一個難得的富庶之鄉。根據《聖經》記載,大衛的曾祖父母波阿斯及路得在伯利恆的麥田相遇(2:4-5),這地也是大衛王的故鄉(撒上16:1, 12-13) ,耶穌基督也降生於此(2:1-7)。教父耶柔米在主曆384 年,使其成為一個偉大的修道中心,著名的武加大(Vulgate)聖經譯本,就是在伯利恆完成的。現有人口約三萬餘,居民原以巴勒斯坦基督徒為主,成爲巴勒斯坦人自治區之一以後,急速成爲以穆斯林爲主的市鎮。在城的中央,有一座名叫主誕堂 Church of the Nativity 的大教堂,傳說是主耶穌誕生之處。[資料來源:簡明聖經史地圖解]

Bethlehem 伯利恆

伯利恆的主誕堂外觀(Photo by C.Y. Tang)

l 別是巴(Beersheba, 貝爾謝巴)

非利士平原南部向内陸,在靠近中央山地那裏有別是巴她與東北方的耶路撒冷相距80公里,是以色列南部稱為「南地」(Negev) 地區的行政、經濟中心,人口約20(2009)

別是巴城可能是建於主前十一至十二世紀,當時是南地的重鎮,為《聖經》時期猶太人祖先的居所。撒母耳時代已是南地宗教和商業的中心,也是猶大南方的軍事前哨。,並且是南方軍事前哨。主後七十年,別是巴成為羅馬軍隊防禦那霸天人的邊防重鎮,直到那霸天帝國被吞併為止。但從主曆一至六世紀的別是巴,已無往日的興盛,只是一個大型的村落而已。阿拉伯人佔據巴勒斯坦期間,統治者在此建立起一個小型行政中心及市集,是今日城市的雛型。主曆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別是巴是第一個被阿倫比將軍由土耳其手中奪回的城市,當時只有居民二千人;1948 年以色列復國時也只有三千人。但是現在已經發展成有二十萬人口的大城,公用設施完善,並有一所大學,對外交通四通八達,並有鐵路經過,是今日以色列南部的一個大都會。位於今日别是巴的貝都因市場附近有一口古井,被稱為亞伯拉罕井;又在現今開放參觀的別是巴廢墟(Tel Sheva),當年是所羅門王所建。現在有重修的城牆、城門等結構和街道、廣場、倉庫、供水系統等,在城門外側又有一口被認爲是亞伯拉罕的古井。[資料來源:簡明聖經史地圖解]

早在亞伯拉罕時代,這地便稱為「別是巴」(意為盟約之井),是因亞伯拉罕與非利士王亞比米勒在此立約之故(21:31)。約書亞佔領迦南後曾將此城分給猶大支派(15:28) ,後來又將之歸給西緬支派(19:2) 。別是巴是聖經時代以色列最南方的城市,因此《聖經》常以「從但到別是巴」代表全國之意(20:1; 王上4:25)

Beesheba 別是巴

現代的別是巴城一景 (Photo by C.Y. Tang)

聖經出處

在《聖經》中「以色列」這字有不同含義,簡述如下:

一、舊約

1. 人名:

n 以色列是亞伯拉罕的獨生子以撒的兒子,原名雅各。雅各從巴旦亞蘭回來,途經雅博渡口與天使摔跤後,蒙上帝賜名為以色列,意思是「你與神與人較力都得了勝」(32:27-28),其後在伯特利,上帝又重述這改名的事(35:10)

2. 民族:

n 在《舊約聖經》中,「以色列」、「以色列人」、「以色列民」或「以色列家」都是指雅各的後裔(46:8; 1:1-7; 1:1-2, 20-43; 2:3-61),包括十二個支派的百姓,又稱為希伯來人。他們成為一民族,除了是因他們都是以色列的後裔之外,也是因他們相信同一位稱為耶和華的上帝(24:23-24)。因承受了耶和華的約和應許(32:13; 王下13:23),就以上帝的選民自居(7:6-7; 135:4)。不過,在王國分裂時期,「以色列」被用為對北國十個支派人民的總稱(王上12:20-21; 王下10:29)

3. 國號:

n 「以色列」在士師時代,是指以色列十二支派所占領的土地。那時,他們沒有王(17:6,  21:25),是以一個以鬆散聯盟形式而存在。及至掃羅被膏立作王之後,才正式成為一獨立的王國,並開始稱全國為「以色列國」(撒上15:28)。後經大衛(撒上21:11)和所羅門,共約一百一十餘年,為統一的以色列王國時期。所羅門王死後,猶大和便雅憫以外的十個支派與猶大分裂,成立以色列國,設都在得撒(後在暗利做王時遷都到撒瑪利亞),與猶大國南北對峙;以色列國因位在猶大之北,故稱北國。因此,在這時期,以色列或以色列國是指十支派所統治的國土(王下15:19)。及至主前722年北國被亞述所滅,以色列的含義又回復為整個以色列民族。

4. 土地

n 一般以色列人用「以色列地」(代上13:222:1;代下2:1730:25;結7:211:1712:19,2213:9)這個名稱,來表明這塊土地就是上帝所賜給他們的應許之地;這是在迦南地在被以色列人佔領之後,便稱這地為以色列地。廣義的說,十二個支派所佔領的地區,都稱為以色列地(撒上3:21),其範圍在大部份的時期中,都是「從別是巴到但」之間(20:1; 撒下24:2) 。領土最大是在所羅門王在位的四十年間,南從阿卡巴灣直到幼發拉底河上游的附近。但是在王國分裂之後,北國則稱為以色列國,所以其領土也稱以色列地,其範圍概略的是包括伯特利以北及河東之地(王下10:32-33)

不同時期的「以色列地」範圍 (圖片來源:簡明聖經史地圖解)

二、新約

「以色列」在《新約聖經》的含義基本上是與《舊約聖經》相同。「以色列」可以指以色列人,或是以色列人傳統居住的地區(2:21, 8:10, 10:23; 12:29) 。此外,以色列人、希伯來人或猶太人含義相同,均指亞伯拉罕的後裔(1:47; 11:1; 林後11:22; 3:5),並常被用來表示這些百姓是屬乎上帝的子民,有上帝的應許和諸約,他們與外邦人不同(15:24; 4:3-5; 2:12)。不過,在《新約聖經》中的一些經文,也用以色列人來代表那些真實相信耶穌基督為救主的人(2:28-29, 9:6-8)

考古研究

以色列的考古研究,更加說明了這個國家,就是三大一神宗教的精神園地。首先,它明確地揭示了猶太民族、《聖經》和以色列故土之間的歷史聯繫,將猶太民族在自己的祖國留下的文化遺產的遺址展現了出來。這些人們如今可以親眼看到曾經深埋地下的歷史遺址;將植根於祖國大地上的猶太民族的過去、現在和將來,有形地聯繫在一起。

從遍及全國的所有歷史遺址上,人們都可看見到這段不可截斷的歷史鏈環。《聖經》時代的城邑有夏瑣(Hatzor)、米吉多(Megiddo)、基色(Gezer)、舒姆龍(Shomron)、別是巴(Beersheba)和但(Dan)。在第二聖殿時期的城市有提比利亞(Tiberias)、泄否里斯 (Sepphoris, Tsippori)Gamala。在猶太人為自由而鬥爭的時代有馬撒大(Masada)要塞和希律堡(Herodium)。在苦行派教徒精神中心遺址、死海附近的庫姆蘭(Qumran又譯爲昆蘭)那裡,還發現了包括《舊約全書》最早抄本在內的《死海古卷》。同一時期,還有跟耶穌生活有關的遺址—迦百農(Capernaum)、塔加(Tabgha),以及拜占庭時期的教堂遺址。

羅馬和拜占庭時代被考古挖出來的城邑,在北部包括該撒利亞(Caesarea)、伯珊(Beit Shean)和班尼亞斯(Banias)的遺址;在南部包括內給(Negev,南地)的城鎮,阿弗達(Avdat)Halutza Mamshit它們在當時都很繁榮。穆斯林時期的遺址有拉姆拉城(RamleRamlahRemle)、有耶利哥(Jericho)Khirbet al-Mafjar(Hisham’s)。十字軍時期的遺址包括許多要塞和城鎮,例如亞柯(Acre)、該撒利亞、貝爾法(Belvoir)堡、和寕錄堡(Qal’at Nimrod)

(本段資料來源: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網頁)

資料來源

The Holy Land--The Land of Jesus (Palphot Ltd., Herzlia, Israel

Dennis Baly著、呂榮輝譯,《聖經地理》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1973

J. P. Miller著,呂榮輝譯,《聖地地理:以色列和埃及》高雄:聖光神學院,2011年修改版。

*呂榮輝編著《聖光聖地研習旅遊團手冊 2008, pp. 74-75

*雷建華著,《從別是巴到但—聖地遊蹤》香港:中國神學研究所,1994

*梁天樞著,《簡明聖經史地圖解》台北:橄欖基金會,1998

Wikipedia http://zh.wikipedia.org/wiki/Portal:以色列

駐台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網頁http://embassies.gov.il/taipei/AboutIsrael/

刊登日期 : 2013/08/06   修訂日期 : 2013/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