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頁面
拉瑪和先知撒母耳 Ramah and Nebi Samwil (Er-Ram)
概覽
拉瑪是以利加拿和他兩個妻子的家鄉 (撒上1:1-2)。正娶哈拿是撒母耳的母親(撒上1:19-20)。撒母耳從斷奶時就被帶到示羅,跟以利學習侍奉上帝(撒上1:24-28),所以拉瑪也是撒母耳的家鄉。以色列人和非利士人爭戰時,近百歲的以利,聽說約櫃被非利士人擄去,就從所坐的位上,往後跌倒過世(撒上4:18)。撒母耳在非利士人送禮歸還約櫃後不久,就成為以色列的先知和士師(撒上7:5)。撒母耳在大衛被掃羅追殺的期間過世,以色列人將撒母耳葬在拉瑪他自己的墳墓裡;墳墓原文是房屋(撒上25:1;28:3)。
因此,傳統上稱拉瑪為Nebi Samwil,即”先知撒母耳”。這個廢墟坐落在一個海拔908公尺高的山頭,東南距耶路撒冷僅6公里。稱拉瑪為Nebi Samwil的這個傳統,可以追溯至拜占庭時期,並且為猶太教徒、基督徒及回教徒所接受。在Nebi Samwil這山丘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耶路撒冷城,並且Nebi Samwil所在之處,控制著向東南通到耶城的道路。事實上,它也控制著那經過這小山丘往西下達海岸平原,以及向北通到撒瑪利亞的這兩條道路。山丘上大清真寺的那個高聳、圓頂的”尖塔”(minaret,這個字,呂榮輝牧師建議應該翻譯作“催禱塔”),也可以從耶路撒冷清楚地看到。這山丘一向為猶太人及回教徒所尊敬,因為按照傳統的說法,在廢墟之下的山洞裡,埋葬著先知撒母耳。傳統會把這地方與撒母耳連在一起,正如前述,是因為人們認為這個地方,就是聖經中的拉瑪(Ramah),而撒母耳死後就是埋葬在拉瑪(撒上25:1;28:3)。
一般認為拉瑪就是叫作Er-Ram的現代阿拉伯村莊;這村莊位於耶城、往北至Ramallah的公路上,離耶城約10公里。現代的考證認為Nebi Samwil就是聖經中的米斯巴(Mizpah),是便雅憫支派範圍內一個重要的敬拜(Cultic)城鎮(書18:26;士21:1-8)。管理猶大的省長亞希甘的兒子基大利,是巴比倫王所派;他就是住在米斯巴,並且也在這裡被謀殺(耶41:1-10)。猶太人從被擄之地回歸時,米斯巴人也參與修築耶路撒冷城牆,以及修建“第二聖殿”*(the Second Temple,尼3:7, 19)。
*[呂註] 我們認為所羅巴伯和尼希米等所“修建”的,是那被拆損的所羅門所建的“第一聖殿;”重新建造的第二聖殿,是希律大帝在主前第一世紀所開始建造、耶穌所到過的聖殿。
考古研究
在希利尼時期(Hellenistic period),米斯巴在猶太人敬拜之事的重要性上,可以從馬喀比壹書3章46節(I Maccabees 3:46)的記載中略見一二。這裡說:「他們聚集在耶路撒冷對面的米斯巴。因為在先前的時代,以色列人在米斯巴有個敬拜的地方」。由於米斯巴鄰近耶路撒冷,以及在Nebi Samwil考古挖掘所發現的文物,都是從“第一聖殿”(the First Temple)及哈斯摩尼(Hasmonean)時期所遺,Samwil之被認定是拉瑪也有其傳統,尤其是1992-1999年在Nebi Samwil比較完整的考古挖掘,發現在這考古點的東南坡,有一些從這聚落開始至今、尚不為人所知的殘餘物,甚至十字軍時期頻繁的挖建也未曾破壞它。十字軍所建的碉堡、防衛設備,以及整個建設體系都是建在這聚落的外圍。這個聚落的過去略述如下:
村莊的早期:村莊最早的聚落(Settlement)佔地約1.5公頃,可能是從第一聖殿時期(主前930- 586年)的末代開始(主前第八至第七世紀),並繼續存在到波斯統治時代(主前538-332年)。這個說法,是因所發現的碎陶片、以及陶製容器手柄上的印記(Seals on handles)有yhd的字樣而得到的結論。陶製容器手柄上有yhd的字樣,是波斯統治時期,稱呼Yahuda(猶大地)這字的三子音字母。這聚落在這時期的經濟活動是以農為主:榖物種於村北較平廣的田地裡;橄欖、無花果及葡萄則種於山坡的“梯田”(terraced field)。聚落的北坡有一泉水,供應聚落民生用水之需。
希利尼時期(Hellenistic Period, 332 B.C. - A.D. 70):這個時期,由於王室的照顧,一個更大的村莊就快速地擴大成長起來。其實,王室之所以這樣做,為的是加強防備從北進攻到耶城的防禦。近年在這裡考古挖掘的結果,在山坡上發現了這時期所建的非常特別的幾個住家殘址;這些房子的牆垣,有些高達4公尺半,至今仍然殘存,可見這些是兩層樓的建築物。並且在這裡也發現一段長約55公尺的街道,其寬竟然有3公尺半。在這街道北邊,有一幢比較完整的建築物,也是Nebi Samwil在這個時期的典型建築。這座建築物佔地24 ×20公尺,並且在四圍房間的中央,有一個庭院。牆是用經過精心雕琢過的石塊而建、並且墁上高級的灰泥。門框及門楣是以“精緻的方塊石”(Ashlars)而裝設。房子的一樓是從南邊較低的街道出入;二樓則是從房子北邊的街道進出。這裡還發現一個用岩石鑿成的蓄水池,以保證居民用水的供應。
拜占庭時期的修院(The Byzantine Monastery, A.D. 324-638):按照Hieronymous(意即sacred name)的記載(主曆第五世紀開始),先知撒母耳的骸骨,從聖地埋葬的地方,被帶到亞西亞(Asia Minor)的Chalcedon*去安葬,並且同時在原地建了一個紀念先知撒母耳的修道院,這修道院也成為到耶城朝聖的最後一個夜宿站。這修道院在賈斯丁統治時期(Justinian,第六世纪中),被修整并擴大,並且存留到阿拉伯人統治時期(638-1099年)的早期。當十字軍在此地建築他們的防禦要塞時,整個修道院幾乎完全被拆毀,只留下部份舖地的馬賽克及一個酒榨。所出土的大量硬幣,有些來自遙遠的地方,證明了這時期的朝聖客,不但來自各方,也來自遠地。山丘的南坡,發現一個阿拉伯統治時期早期的製陶設備,包括幾個燒陶窯,其中幾個窯的穹頂仍然完整存留。碎陶片中有好些陶器的手把,上面印有類似下面這樣的字句:“福臨約瑟夫”(blessings to Yusuf),“福臨蘇萊曼”(blessings to Suleiman),在陶器製造所附近的廢堆中,並且發現一些記著“撒母耳修道院”(Deir Samwil)字句的碎陶片。
*[呂註] Chalcedon(Kalchedon)是位於古羅馬時代在亞細亞西北部的庇推尼(Bithynia)省、靠近Bosporous海峽、伸入Marmara海中的一個小小半島上的一個古代城市。主曆451年曾在這裡舉行一個稱為 Council of Chalcedon 的“大公教會會議”(Ecumenical Council)。這城是教會歷史的一個重要地方。
十字軍的要塞(The Crusader Fortress, A.D. 1099-1250):十字軍於1096年春天離開歐洲,經過三年的努力,終於在1099年7月7日,從Nebi Samwil 向東南望見了耶路撒冷。當時他們流出喜樂的眼淚,他們的心情,是難以用語言來形容的,他們以雀躍的心情稱Nebi Samwil這山丘為Mons Gaudii(喜樂之山),並在此建築起一個要塞,以防止阿拉伯回教徒從北面攻擊耶路撒冷,一些來聖地朝聖的人,也可以在要塞內落腳受到保護。要塞內的禮拜堂在1157年建於傳統的撒母耳墓之上,他們以禮拜堂為中心,用本地的建材築起一個100×67公尺的要塞。結果使這山丘的北坡及東邊,成為一個深達五公尺的懸崖。要塞在這兩邊的牆,就是建在懸崖上;至於南牆及西牆,則建於這兩坡由人工剷挖的梯台上(terrace)。要塞的牆,厚達兩公尺,是以修整過的長方形石塊、加上石灰而砌成的。要塞的西南角,建有一個7×6公尺的大碉堡;另外一個比較小的,則在西北角,在南面另有一個6×6公尺的碉堡。
從西邊,有兩個進入要塞的門,一直通到禮拜堂所在的中庭。這兩個要塞門之一,是為日常進出要塞所預備的,並且在門外築一斜坡,方便出入者。另一個門,則必須通過一個長28公尺,寬2.5公尺石砌的陸橋,橋是以一系列的拱形橋墩(arches)支撐。沿著要塞的西南邊,築有兩個有拱頂的地下室,在南邊的,面積約有72×8公尺;在內側東邊的,僅有46×6.4公尺。這兩個由拱頂支撐著的地下室,也是頂著地面中庭那部份的“地基矮牆”(podium)以分擔要塞南牆的壓力。地下室的空間,是作為貯藏室之用。
在地面中庭十字軍時期所建的禮拜堂那裡,考古挖掘的時候,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發現,僅有那些大理石圓柱及柱頭(Capitals)而已。不過在這禮拜堂廢墟的正中央,有一個小清真寺的殘跡,經檢查這清真寺的底部,發現傳統的撒母耳之墓,就是在這十字軍禮拜堂的地下室(Crypt),以幾級梯階與上面的部份相連接。在整個要塞的範圍之北,有一個從岩層中所挖的十字軍紮營區,約47×37公尺,並且也可提供比較大的朝聖團之用。在這營地東邊,設有馬廄及用石頭鑿成的馬槽,以及一幢為朝聖者而設的招待所。在整個要塞的東邊,從山丘的基岩上夷平出一個大廣場,並且在其上建築起一個“瞭望塔”(Watchtower)作為東邊的防衛。
這個要塞於1187年,在撒拉阿丁(Salah-al-Din,又稱為撒拉丁Saladin,但他的全名應為Salah-al-Din Yusufibn-Ayyud)命令之下,被回教徒掠奪殆盡,並且在接下來的年歲中,因為怕這地方再落於十字軍手中,而將其拆毀。要塞東南角那些大石堆,就是這些人的傑作。在往後的幾個世紀中,作為先知撒母耳傳統墓地之所在的Nebi Samwil,轉入猶太人手中,並興建起一個會堂,因此就成為猶太人的一個朝聖地,直到1730年,一個清真寺在此被建造起來為止。這清真寺在1917年,因英軍與突厥軍在此酣戰而受到相當的大損壞,但在戰後又被修復,並矗立在該處直到今日。現在要到Nebi Samwil,是從耶路撒冷北邊郊區的拉莫(Remot),順著一條寬敞的公路到達。進入這建築物之後,首先看到的是大廳中先知撒母耳的墓碑。在它底下,是一個埋葬的山洞,可以從這建築物北段的階梯下去,這是十字軍時期遺留下來的。在中古時期十字軍所建的禮拜堂,又被稱為“示羅的聖撒母耳堂”(St. Samuel de Shiloh)。
各時期在Nebi Samwil 的遺物,都在原地保存起來,特別令人注目的,應該是十字軍時期的防禦設備。在移除其上幾世紀來所堆積的殘餘物之後,呈現於眼前的,更是醒目。此外,矗立在這裡的清真寺,以及其上那高高的尖頂圓體的minaret(催禱塔),更是一個在幾公里以外就可以看得到的地標。
註:取材自Hillel Gave, Archaeological Sites in Israel, No. 7 (Jerusalem: IsraelInformationCenter, 2001), PP. 30-34;Rivka Gonen, Biblical Holy Places: An Illustrated Guide (Israel: Palphot Ltd., 1987), PP. 210-211, 215;George A. Turner,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the Holy Land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 House, 1973), PP. 229-232.
附註:聖經中同名異地的拉瑪Ramah(Qubeiba Har Shmuel)
拉瑪又名Rama,意思是「高處」,古以色列有好幾個地方都叫這個名字,包括了:
南地的拉瑪(Ramoth of the South)-- 西緬支派地業的一座城(書19:8)
亞設支派的拉瑪(A city of Asher)-- 亞設支派所得的一座城(書19:29)
拿弗他利支派的拉瑪(A city in Naphtali's territory)-- 拿弗他利所得的十九座堅固城之一(書19:36)。
基列的拉末(Ramoth-Gilead)-- 利未人的一座逃城(書20:8)
拉瑪瑣非(Ramathaim-Zophim)-- 撒母耳出生的地方(撒上1:1)
便雅憫的拉瑪(Ramah in Benjamin)-- 便雅憫支派所分得之地的一座城(王上15:22),鄰近基比亞,又稱為「基比亞的拉瑪」。
(資料來源:張百路編譯/呂榮輝教授校稿, 2015聖地旅習手冊—以色列,頁15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