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頁面
米法押 Mephaath (姆阿拉撒斯  Umm ar-Rassas)
概覽
姆瑪拉撒斯(Umm ar-Rassas)位於約旦中部,馬達巴(Madaba) 東南約30公里的旱漠中。這地被認為是聖經中的米法押(Mephaath) 。它被羅馬人征服之後,羅馬政府曾派遣軍團駐守在米法押附近,因為這個地區是邊境駐防的據點之一,在戰略位置上極其重要。在拜占庭時期,姆瑪拉撒斯是基督教徒主要聚居的城鎮之一,至少有15間教會在這裡。其中的馬賽克地板最為著名,在2004年被聯合國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聖經出處
聖經中最早提到米法押,是摩西在約但河東為兩個半支派分地,把雅雜、基底莫、米法押分給流便支派(書13:18)。後來約書亞「又從流便支派的地業中」,把比悉、雅雜、基底莫、米法押撥給利未支派的米拉利子孫居住(書21:36-37),而成為流便地的利未城。南、北國分裂時期,河東兩個半支派的人同樣「得罪了他們列祖的上帝」,故此以色列的上帝「激動亞述王」的心,就把兩個半支派的人,「擄到哈臘、哈博、哈拉、與歌散河邊」(代上5:25-26)。他們所分得的地,就被歸入摩押的版圖。所以先知耶利米在詛咒摩押時,說:「刑罰臨到平原之地的何倫、雅雜、米法押」等地(耶48:20-25),現名姆瑪拉撒斯(Umm ar-Rassas)的米法押(Mephaath)也包括在內。不過耶利米所說的那些「平原之地」,更確實地說,應該是位於「台地」(Tableland)上。
考古研究
米法押 Mephaath遺址衛星圖 (From Google maps)
近代的考古挖掘,發現了許多教堂的地基,其中兩間教堂 -- 聖司提反教堂(St. Stephan’s Church)和主教士求教堂(Church of Bishop Sergius),裡面有非常壯觀的拜占庭時期馬賽克畫。在聖司提反教堂中,主要的一幅保存特別完好的馬賽克畫,描繪了拜占庭時期約但河東西兩岸15座重要城邑的地界,其中包括了非拉鐵非(Philadelphia)、馬達巴(Madaba)、克臘克(Karak)、和耶路撒冷(Jerusalem);此外,還有位於尼羅河三角洲上的10座城邑。
另外,附近有一座15公尺高的方形高柱塔,是中世紀早期苦修士(stylites) 用作隱居的地方,這可能是碩果僅存的遺蹟。在2004年,這地被UNESCO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附註
[呂註] Mephaath的音譯應該不是「米法押」,而應該是「美法阿」。因為mephaath的前半mepha應該是讀「美法」,後半的aath,只有「阿」的音,沒有「押yaath」的音,所以Mephaath一字,應該譯成「美法阿」、而不應該譯成「米法押」。
其次,當年我翻譯Umm ar-Rasas時,因不懂阿拉伯文的讀法,而譯成「姆阿拉撒斯」,但阿拉伯的讀法是把前面的子音,跟後面的母音連在一起讀的,所以 Umm ar應該連在一起讀成為「姆瑪」,因此Umm ar-Rasas應該是「姆瑪拉撒斯」,而不應該讀成「姆阿拉撒斯」,特此更正。
(張百路編譯/呂榮輝教授校稿)(2015.10.28 修正)
資料來源
呂榮輝教授編著,《2012聖地旅習手冊—以色列、約旦》,頁179。(2015.10.28 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