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頁面

開羅硝皮匠聖西緬修道院   Monastery of St. Simon the Tanner

地圖 (點擊放大)
硝皮匠聖西緬修道院位置圖 (地圖來源:Google maps)

概覽

硝皮匠聖西緬修道院/教堂The Monastery of St. Simon the Tanner聖西緬,阿拉伯語為St. Sama'an),聖西緬在第十世紀末去世,那時埃及是在法蒂瑪(Fatimid)王朝的哈里發Al Muizz統治之下;Anba Abram擔任當時科普特區的主教。

當年,科普特人在埃及從事各種手工製作行業。「科普特」這個字,是七世紀中葉阿拉伯人佔領埃及時對埃及居民的稱呼,後來專指信奉科普特教派的基督徒(Copts)。聖西緬當年是在舊開羅的巴比倫區的一種到處都有的鞣皮匠行業工作;這行業直到今天仍在當地廣為人知。由於這個行業在加工的過程之中,必須依賴其他手藝的工匠共同工作,所以西緬也因為合作對象的不同,而有了好幾個不同的頭銜;譬如:硝皮匠西緬、合夥人西緬、鞋匠西緬等。西緬之所以被稱為,是跟傳統的一件史事,就是移動開羅的黙卡塔姆山(Mount Mokattam Muqattam)的事故有關 (請見下頁,硝皮匠聖西緬修道院的由來)

聖西緬修道院,位於通往開羅巴比倫城堡對面的道路上,全區包括七個教堂和小教堂,隱藏在MokattamMuqattam)各山丘中的一連串洞窟之中。

「拾荒者之村」

這座修道院是在聖西緬施行神蹟和去世之後的一千年,人們為了紀念他而建造的。它坐落在”Mansheiyet Nasser”的後面;Mansheiyet Nasser又名Zabbalin Village,意思是「拾荒者之村」。這個村成立於1969年,當時的總督決定把開羅所有的拾荒者,全部集中到開羅附近名叫黙卡塔姆Mokattam的一個山丘去居住,讓他們在那裡搭建自己的鐵皮屋。1987年,住在那裡的拾荒者約有15,000人,現在那裡的人口已經成長了一倍。

拾荒者之村的兒童 (圖片來源:Wikipedia, 作者:Ayoung Shin)

通往聖西緬修道院的路並不好找,但是令人驚訝的是,當地人甚至不用問你,好像就已經知道你的目的地,他們會主動指示你正確的方向。到達修道院之前,你必須通過「拾荒者之村」狹窄的街道,在那裡,拾荒者推著裝滿成堆垃圾的手推車從你身邊擦身而過,小巷的兩側堆著拾荒者分類整理出來的廢棄物、塑膠品和鋁罐。「拾荒者之村」是一個很難用文字描述的地方,它已經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只能親臨現場,才能感受那裡奇特的氣氛和景象。

硝皮匠聖西緬修道院的由來

在「拾荒者之村」的盡頭,等待著你的,是一個令人意想不到、讓人驚歎的地方。這裡,一個廣闊的開放空間,被諸山丘所環抱著,令人目眩的彩色岩雕,遍佈處處。這些雕刻是一位波蘭藝術家的作品,他於數年前開始在那裡工作。岩雕所呈現的都是一些聖經故事,如:約瑟與馬利亞帶著耶穌逃往埃及的行程、耶穌誕生的場景等等。

約瑟與馬利亞帶著耶穌逃往埃及的岩雕 (圖片來源:Wikipedia, 作者:Poco a poco)

聖西緬修道院的主要大教堂,是以聖母馬利亞和聖西緬為名,以紀念聖西緬在主曆97911月,被選中去完成遷移Mokattam山的這一個神蹟。這個傳奇的起源是這樣的:

按照科普特人的說法,哈里發Al Muizz是一個很開明的人,他很喜歡辦一些讓知識份子聚在一起的集會,並邀請不同宗教的領袖在他面前進行辯論,而這種辯論既不許動怒,也不准爭執,完全是純學術性的。

在一次聚會裡,主教Abram和一位名為Jacob Ibn Killis的猶太教徒均列位其中。主教在辯論時佔了上風,Jacob Ibn Killis心存報復,因此引用《聖經》馬太福音1720節的經文:「耶穌說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它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作的事了」。他要求主教用這一段經文來證明,基督教信仰是正確的。

哈里發一看,認為這是一個機會:一方面剛好可以藉此挪去這座讓他覺得礙眼的Mokattam山,另一方面,如果結果證明基督徒無法完成這件事,那也就證明了基督教是一個錯誤的宗教,他就可以將基督徒徹底地除去。

接下來,全埃及所有的基督徒經過三天的禁食禱告,大家選中了西緬去挪移這座Mokattam山。據傳說,當時一個大地震將整座山平地刮起,每次基督徒站起來敬拜時,這座山就向上騰空,高到甚至人們可以從它底下看到太陽;而人們坐下來時,這座山就下降著地。這樣升起、下降總共重複了三次。

這件事情結束之後,再也沒有人見過聖西緬。後來,他的骨骸於1991年在巴比倫(舊開羅區)的童貞女聖母馬利亞教堂(又名懸掛教堂)被人發現。

重要景點

l 聖母馬利亞和聖西緬大教堂 (Virgin Mary and St. Simon's Cathedral)

聖母馬利亞和聖西緬大教堂分為兩個階段建成。起初,它只是一個在山中的巨大石灰岩洞窟。1986年時,觀眾們是圍著聖壇,坐在稻草鋪成的地毯上。第二階段是在1994年,正值紀念聖西緬的慶祝節日。除了重新改建教堂,地面也再一次挖得更深。圍著聖壇的觀眾席,改成固定式的座位,以四分之一的圓圈面對聖壇,整個教堂可容納多達五千人,因此它成為修道院中最大的教堂。

聖壇的右側,是教堂保存聖西緬遺骸的地方。1974年,在聖壇右側上方的岩壁上,發現了一個未經任何人工雕鑿的「聖母馬利亞抱著嬰兒耶穌」的明顯浮雕,因此被人們稱為一個神蹟。


埃及開羅聖母馬利亞和聖西緬大教堂 (Virgin Mary and St. Simon Cathedral)的外觀及內部可坐五千人的禮堂。(TW, 2019年攝)

l 聖博拉教堂Church of St. Bola

聖西緬修道院中另一個令人稱奇的小禮拜堂,是聖博拉教堂。聖博拉教堂是以聖西緬修道院的第一位朝聖者Bola來命名,他以擁有執著的美德而享譽。在他長達70年的修道期間,獨自一人住在山洞裡,並且從來未曾定睛在任何一個「人」的臉面上。

這個教堂是在1986年,一次純屬意外的巧合中被發現。當時正在進行一個洞穴的施工工程,有一塊巨大的岩石崩塌下來,在洞穴的天花板上露出了一個開口,工人從洞口爬上去,因而發現了這個教堂的位置。

19921月,這個教堂發生了一件令人訝異的事情,當時,由於電線走火所引起的火災,使得整個教堂幾乎全毀。但是,即使在整個洞窟的內部都燒毀的情況之下,掛在教堂裡的耶穌基督畫像以及聖壇卻完好無損。

l 聖馬可教堂 (St. Mark's Church)

在聖西緬修道院一系列的教堂中,第三個值得參觀的教堂,就是聖馬可教堂和硝皮匠聖西緬大廳。這個巨大的洞窟於1979年被人發現時,洞窟裡堆滿重達數百公噸、離地高約17公尺的岩石。經過好幾年的艱苦工作和禱告,工人們開始找出一條小路以便搬除那些岩石,最後終於清出一個兩層樓的洞窟。

樓的上層是聖西緬大廳,可同時容納2000人舉行靈修聚會。大廳岩壁上裝飾著許多以聖經故事為場景的雕刻,這些雕刻都是直接刻在岩壁上面的。洞窟的下層是聖馬可教堂,是為了紀念《馬可福音》的作者使徒馬可到埃及傳揚福音。

聖馬可教堂的圓頂,就在聖西緬大廳的入口處。圓頂上面裝飾著用馬賽克貼成的三件傑出的藝術作品,描繪著《聖經》所記載的重要場景。

聖西緬修道院的機構還包括:一個教育中心、一所幼稚園、一所聾啞學校以及開辦一些成人識字和職業訓練的課程。

聖西緬修道院,坐落在這種不尋常的位置,裡面讓人意想不到的巨大岩洞,以及那些岩壁上的美麗雕刻,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它所帶給人的震撼,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

儘管與真正的古蹟相比,聖西緬修道院的工程和藝術都算是比較近代的,但是也許我們應該這麼來看它:這座修道院似乎自古以來就一直都隱藏在那裡,長久古老到讓人感覺:它就是黙卡塔姆(Mokattam)山的一部份。

總而言之,參觀聖西緬修道院是一個不容錯過的特殊體驗,你一定要親自來走一趟。

資料來源:張百路編譯/呂榮輝教授校稿,2011聖地旅習手冊埃及、以色列、約旦,頁197-2002015.8.20 修正

相關圖文連結

[聖地查詢]:埃及 Egypt

[聖地查詢]:開羅 Cairo


刊登日期 : 2015/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