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頁面
撒拉米 Salamis (薩拉米斯)
簡介
撒拉米(Salamis 或譯為薩拉米斯) 為塞浦路斯古都,位於現代的法馬古斯塔市以北偏西,沿地中海岸約5-6公里處的一個廢墟,屬該島古代十大城邦之一。傳統認為它是Telamon王的兒子Teucer約於主前11世紀所建。在羅馬時期,撒拉米商業非常興盛,為塞島主要港口,有許多猶太人居住。新約時代,保羅和巴拿巴曾在此登岸並在會堂傳道(徒13:5)。後在拜占庭時代成為塞島首都。至主曆七世紀被阿拉伯人所毀,漸漸衰落,後被附近的法馬古斯塔所取代。從考古挖掘,撒拉米遺蹟有劇場、浴池、廣場、神廟及拜占庭式教堂等,可見當時繁榮一班。離廢墟不遠,有巴拿巴墓及記念修道院。
地理
- 位置
一般的說法,撒拉米的現代名,是土耳其控制的北塞東岸的法馬古斯塔(Famagusta)港市。但事實上,使徒時代的撒拉米是在現代的法馬古斯塔市以北偏西、沿地中海岸約5-6公里處;就是在塞島最長的Pediaios(Pedieos)河,經過Mesaoria平原而注入地中海之處的北岸附近。
塞浦路斯 Cyprus 地形圖
(地圖來源:wikipmdia 作者:Ikonact)
- 地形
土耳其塞浦路斯東海岸地區的地形非常特殊,貧瘠不毛的Mesaoria中央平原,與沿著島嶼北方邊緣高聳橫走的克瑞安山脈(Kyrenian Mountains),有著強烈的對比。克瑞安山脈向東一直至海岸邊的狹長平原,在地形學上是個所謂的「鍋柄」(Panhandle)地帶。撒拉米位於「鍋柄」以南,平原東岸法馬古斯塔灣(Famagusta,又名Ammochostos Bay)的灣頭;向北可以遠眺克瑞安山脈的美景,所以到撒拉米遊覽,將是一個很美好的經歷。
歷史
- 史前時期
按傳統的說法,當保羅等人來到撒拉米傳道時,這個港市已經有一千年歷史。它是希臘雅典附近島國國王Telamon的兒子Teucer(又名Teukros),於Trojan戰役(主前1194-1184年) 後移居塞島所建的。現代的考古發現,在比這更早的幾世紀前,這裡就有邁錫尼(Mycenaen)人在此居住過。[註:Telamon原為希臘Saronic灣中最大的Salamina島的王。]
-
希臘羅馬時期
建城後幾個世紀以來,撒拉米已是塞島古代十大城邦之一,也是一重要海港,向歐洲、非洲和亞洲輸出銅、木材、瓷器和農產品。當地居民曾抗拒波斯的入侵,並曾協助亞歷山大大帝。其後,當多利買(Ptolemy I)王攻打時,撒拉米王頑抗,最後自盡不肯投降。在多利買統治期間,以撒拉米為塞島首府;此時,有很多猶太人到此拓殖定居。直至羅馬統治時期,帕弗取代塞島首都地位,不過,撒拉米經濟上的地位,並沒有改變,因此使徒保羅等人選擇在這裡登岸後,並「在猶太人各會堂裡傳講上帝的道」(徒13:5)。其後,巴拿巴繼續在這裡傳道,並在此殉道。因此,撒拉米成為早期基督教基地之一。在主曆116-117年,這裡的猶太人叛變,失敗後,被逐離開塞浦路斯,撒拉米因而一度衰落。其後在羅馬皇帝哈德良(Hadrian)統治期間,曾在此修復許多公共設施。直到第四世紀,發生數次大地震,全市被摧毀所遺無幾。其後雖由拜占庭皇帝Constantius II(主曆336-361年)重建,因此又名Constantia,該島主教首府(Episcopal seat) 也設在這裡,但城市規模大不如前。
-
中世紀至近代
及至阿拉伯的薩拉森(Saracens)人在647年摧毀此地,加上海港日漸淤塞沒落,終成廢墟。其後在鄂圖曼的幾個世紀中,新興的法馬古斯塔港(古稱Arsinoe)就完全獨占鰲頭。
重要景點
l 撒拉米遺址
撒拉米遺址的面積超過5平方英哩(13平方公里),古建物大都埋在沙丘及地底下,只有部分被挖掘。根據考古發現,最早的遺蹟屬於主前11世紀(後銅器時期) ,包括海港及古墓遺蹟。此外,還找到一些銅幣是主前6世紀的。經多年考古發掘所得,出土的計有體育館(Gymnasium)、圓形露天劇場(Amphitheater)、古市集(Agora)、宙斯神廟(Temple of Zeus)等。部份城牆及古代港口已被鑑別出來。
撒拉米廢墟的羅馬式浴池(前) 及廣場(後) (C.Y. Tang攝)
l 聖巴拿巴修道院
在古撒拉米遺址西南方約3km。相傳巴拿巴第二次來居比路傳道,曾住了十年之久,並成為此地第一任大主教。後被猶太人用石頭打死,屍體被棄,卻為門徒收藏、秘密埋葬,並以一馬太福音聖經抄本陪葬。後來,門徒被猶太人追殺逃走,無人得知墓地所在。傳說在432年,有一大主教(Athemios)夢見巴拿巴墓穴的地點,他下令挖開墓穴,並發現內有馬太福音聖經抄本。他向當時在伊斯坦堡(Istanbul) 的Zeno王報告並呈上馬太聖經,Zeno王下令資助在墓蹟地點建修道院(The Monastery of St. Barnabas)作記念。修道院在477年建成。現今的建築物則為1756年(鄂圖曼時代) 由Archbishop Philotheos下令所建。其附設的教堂內有許多近代製作的聖像,還有一個小型博物館,其中所收藏的文物,包括從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一直到羅馬時期的一些陶器和手工製品,這些遺物是從撒拉米地區挖掘出來的。
聖巴拿巴修道院 (盧瑞興攝)
l 聖巴拿巴之墓
在聖巴拿巴修道院旁有「聖巴拿巴之墓」(Tomb of St. Barnabas),這裡有一座正方形的小教堂,建在聖巴拿巴之墓遺跡的上方。進入小教堂,沿一階梯往下走,便能看到墓室中點了許多蠟燭放在壁龕中,另外,有一幅很長的碑文,記載著巴拿巴將基督教引進塞浦路斯這件史事上所做的貢獻。
聖巴拿巴之墓 (盧瑞興攝)
考古研究
撒拉米的考古活動始於1882年。在1952-1974年間,有許多本地及國外的考古團隊在這地區積極地進行考古研究。撒拉米遺址的面積超過5平方英哩(13平方公里),古建築物大都埋在沙丘及地底下,只有部分被挖掘。根據考古發現,最早的遺蹟屬於主前11世紀(後銅器時期) ,包括海港及古墓遺蹟,其中出土的陶器為希臘Geometric時期的遺物。此外,還找到一些錢幣是主前5-6世紀的,發現最早的金幣刻有Evagoras (主前411-374年) 的名字。規模最大古蹟是希臘羅馬時代遺留下來,包括體育館(Gymnasium)、圓形露天劇場(Amphitheater)、古市集(Agora)、宙斯神廟(Temple of Zeus)等;部份城牆及古代港口已能鑑別出來。
在這些公共建設遺蹟中,以宙斯神廟為最早,屬後古典時期(post-Classic period),可能是Teucer建城時即已建造。而整個遺蹟最令人注目的是位於城北一座大理石廣場的綜合建築群。這些建築包括希羅時代的體育場地遺蹟,有許多人像雕塑、羅馬式浴池(冷水、熱水及蒸氣)、並有早期的供水系統;在廣場四周有巨大的哥林多式石柱。不遠地方還有一座可容納一萬五千人的圓形露天劇場,是在羅馬王奧古士督時代所建,在第四世紀的一次地震中被毀。此外,還有拜占庭時代的教堂 (Basilica of Bishop Epiphanos, AD 367-403) ,此教堂於第七世紀時被毀。在撒拉米遺址東邊有寬長的沙灘,在海灘附近一個伸入海中的岬角,從這裡可以看到海水底下仍有部分古代防波堤地基的遺蹟。
地名詳解
l "Salamis" 的字根 "Sal-" 意為帶鹽分的水( salty water) ,而 "-amis"則為中間 ( the middle) ;故 Salamis 乃指在海水中間之地 (the place amid salt water) ,即海島之意。
l 另有解釋為「被搖動」(shaken) 或「溶解」(dissolve) 之意。
資料來源
梁天樞,《簡明聖經史地圖解》台北:橄欖基金會,1998,頁523。
Walter A. Elwell (英文總編) 、陳惠榮 (中文主編) 、高陳寶嬋、遲衍昌譯,《證主聖經百科全書》香港:福音證主協會,1995,頁974。
St. Barnabas Icon and Archaelogical Museum. Pamphlet published by the Tourist Information Office, Famagusta, Turkish Rep. of Northern Cyprus.
P. Walker, In the Steps of Paul-An Illustrated Guide to the Apostle’s Life and Journeys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p. 59-63, 2008)
Salamis (Wikipedia)
相關圖文連結
[聖地查詢]:居比路/塞浦路斯 Cyprus
[簡明聖經史地]:撒拉米 Salamis
[聖地照片專集]: 撒拉米 Salamis
[精選相簿]:2011年保羅歐洲行蹤旅習:塞浦路斯(居比路 Cyprus)(下)
[分享見證]:趙麟書:跟隨保羅和巴拿巴宣教行:塞普勒斯的佳美腳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