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地理專文

耶路撒冷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Jerusalem)

呂榮輝 教授

耶路撒冷的位置圖(地圖來源:Google maps)

第一節 耶路撒冷的名與稱

耶路撒泠這名字,從語源學(Etymology)的觀點看,很難確定出於何源。學者多數認為這名,源出於閃語糸(Semitic origin),與希伯來意為平安 (peaceshälōmshalem) 這詞字有關。或又認為是源於聖經 中的撒冷 (Salem, 見創14:18及詩76:2)

主前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埃及的一通告曾經提到Urusalimum這名;主前十四世紀的亞瑪拿書簡(the Tell el Amarna)之一,也提到Urusalim,意為「和平的城市」(City of Peace)。之後亞述人(the Assyrians) 稱它為Ursalimmu;希臘和羅馬人則稱之為Hierosolyma。但阿拉伯人卻稱它為El Kud意思是「聖城」 (Holy Town)

在聖經中,耶路撒冷還有一些別的名。譬如說,耶利米書中就有三個:317節說:那時、人必稱耶路撒冷為耶和華的寶座(the throne of the Lord)…”3316節又說在那日子猶大必得救、耶路撒冷必安然居住;他的名必稱為耶和華我們的義(the Lord is our righteousness)”。耶利米書還記載說:[耶路撒冷]城、要在地上萬國人面前、使我得頌讚、得榮耀、名為可喜可樂之城 (a name of joy, a praise and an honor or a glory)萬國人因聽見我向這城所賜的福樂、所施的恩惠平安、就懼怕戰兢” (33:9)

以西結書中有兩處:二十三章提起她們的名字、姐姐名叫阿荷拉、妹妹名叫阿荷利巴論到她們的名字、阿荷拉就是撒瑪利亞、利巴 (Oholibah)就是耶路撒冷” (23:4)。四十八章提到從此以後,這[耶路撒冷]城的名字必稱為耶和華的所在” (48:35)。這裡中文的所在兩字,西班牙的一版本作Jehovah- Shammah。請注意這裡說的是Shammah不是 Shememah,後者意為desolate或荒涼 (62:4)

以賽亞在三節經文中提到五個名字:我也必復還你的審判官、像起初一樣,復還你的謀士、像起先一般;然後、你[耶路撒冷]必稱為公義之城、忠信之邑 (the city of justice or righteousness and the faithful city)” (1:26) 。他們要稱你[耶路撒冷]耶和華的城、為以色列聖者的錫安 (the city of the Lord, the Zion of the Holy One of Israel)” (60:14)你卻要稱為我所喜悅的 (hephzibah, i.e., my delight is in her)”(賽62:3-4)。撒迦利亞不但說耶和華要稱耶路撒冷誠實的城(a city of truth or the faithful city)” (8:3),還應許要領以色列百姓回來居住在耶路撒冷中…, 都憑誠實和公義” (8:7, 8)

第二節 耶路撒冷簡史(A Brief History of Jerusalem)

I. 迦南人時代 (The Canaanite Period, 3000-1200 B.C.)

耶路撒冷這名,最早出現於四千年以前,雖然出現的情況並不是很風光。當時埃及人,常把敵人的名字寫在陶製的人偶身上(或是寫在泥板上),稱為「咒文」(execration text),在咒詛敵人之後,用力摔在地上使之破碎,象徵著仇敵的死亡。從在埃及所發現的這些人偶碎片,寫有耶路撒冷以及其早年諸王名字的這事看來,耶路撒冷在主前十九世紀時代,就已經是一個令人重視的城市。

左圖為埃及出土的陶片咒文(Execration texts);右圖為亞瑪拿書信(El Amarna Letters)的泥板(圖片來源:en.Wikipedia)

之後,耶路撒冷這名字,又於主前十四世紀、在稱為亞瑪拿書信(El Amarna Letters)的埃及文獻中出現。從當年送到埃及皇族、住在亞瑪拿宮廷的這些通訊,我們發現位於迦南中部的耶路撒冷以及其王,是相當傑出的。也許就是在這段時期中,我們見到亞伯拉罕與撒冷王(King of Salem)有往來。聖經說這位名叫麥基洗德 (Malchi-Zedek) 的撒冷王是「至高上帝的祭司」(14:18)

耶路撒冷這名之出現於約書亞書及士師記中,是跟以色列人之征服迦南地有關。並且在這段歷史中,耶路撒冷曾被征服,並且城也被毀過但征服者並未佔有它來居住在其中。然而在更早期,原住耶城的亞摩利 (Amorites) 居民,曾被耶布斯人(Jebusites) 所取代,因此這城就被稱為「耶布斯人的城」(City of Jebusites)

II. 君王或第一聖殿時代(The Monarchy or The First Temple Period, 1000-586 B.C.)

以色列人進迦南以後,耶路撒冷這地區的地,包括耶布斯人之地,是分給猶大支派(15:1, 7, 8),但猶大人不能把他們趕出去,所以耶布斯人與猶大人同住 (15:63)。大衛王攻佔耶布斯城之時,稱它為「錫安的保障」,並改名為「大衛城」(撒下5:7-9) (見圖一),當約櫃從基列耶琳移到這裡後,改名為耶路撒冷城,簡稱耶城。之後耶城便在無形中升格成為一個全國性的城市,並且成為以色列人的首都(Capital),以及因宗教而成為聖城(Holy City)。大衛之前的掃羅王,似乎並未建首都,只是從家鄉基比亞統治以色列。

圖一:大衛時期的耶路撒冷

大衛之後,所羅門王執政,向北擴大耶路撒冷,並建聖殿於現在稱為聖殿山(Temple Mount) 的摩利亞山 (Mt. Moriah) (見圖二)摩利亞山就是亞伯拉罕獻以撒為祭的地方(22:1-14)

圖二:所羅門時期的耶路撒冷

之後,耶城繼續成長成為一個強盛繁榮國家的首都在所羅門統治的時代,他除了建造華麗的聖殿及宮殿以外,還在一些別的地點築城設防。所羅門王死後,國家分裂,北國以色列成立之後,耶路撒冷仍然是南國猶大的首都。雖然這時首都耶城所管的地區,比以前大幅的縮小,但耶城本身卻繼續擴大,郊區繼續向西邊的小山丘上發展。

在這段時期,耶城成為宗教及靈性的中心。從這裡,眾先知提出他們的異象,並清楚警告百姓要持守公正、道德及和平,這些都成為全人類所共有的價值觀。

猶大王希西家(Hezekiah, 727-698 B.C.),可能是耶路撒冷城最偉大的設防者。當北國以色列以及其首都撒瑪利亞,淪於亞述帝國(Assyrians, 722 B.C.)之前,希西家就預先準備好迎敵。他擴建城牆,把西郊的部份,包括在耶城的保護範圍內。他開鑿一條供應耶城用水的水道。這水道至今仍存,並且以他為名,叫做希西家水道(Hezekiah’s Tunnel)。這水道把城外的基訓泉 (Gihon Spring),引到大衛城西邊 (代下32:1-4, 30) 的池子,就是後來稱為西羅亞的池子 (Siloam Pool,參閱約9:1-7)

左圖為耶路撒冷希西家水道一景(圖片來源: 郭懷恩 2012年攝)

右圖為古代西羅亞池周邊石階遺蹟(圖片來源: Dilys Tsai, 2012年攝)

亞述王 (King of Assyria) 西拿基立 (Sennecharib),在攻佔幾乎所有的猶大城邑之後,於主前701年圍困耶城,這時耶城的防衛設備,一直到敵人撤退時,都未受影響。不過耶城終於在西底家王 (King Zedekiah) 11 (586 B. C.) 為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所攻陷 (王下26:1-12)

III. 返回錫安時期 (Return to Zion 536-353 B.C.)

戰勝巴比倫的波斯王古列 (King Cyrus of Persia),在主前538年發表一份公告允許被擄的猶太人回歸耶路撒冷。因此,當時猶大的首領所羅巴伯,帶領以色列百姓返回耶路撒冷,並且重修所羅門的「第一聖殿」,而不是像一些學者所說的「重建」第二聖殿 (參見本文附件二:為甚麼所羅巴伯不是「建」第二聖殿)。之後,在亞達薛西王七年時,祭司暨文士以斯拉帶領以色列百姓再度回到耶路撒冷,在聖殿獻燔祭。以斯拉原是一位文士,滿有各方面的智慧,他所帶來的宗教及社會改革,是基於回歸信仰的原則。亞達薛西王二十年,當時作王酒政的尼希米,領導以色列百姓第三次返回耶路撒冷,修建耶路撒冷的城牆。尼希米為猶太人爭取到政治的地位猶大地成為波斯帝國政權之下的一個省,而尼希米則成為駐守耶城的猶大省長,尼希米因而被後人所紀念。

由於住耶城內居民的人口稀少,尼希米要求百姓的首領都要住在耶路撒冷至於百姓,則掣籤,每10人中有1人來住在耶路撒冷聖城內,其餘的則住在別的城邑 (11:1-2)。關於這兩個世紀,歷史記載很有限,考古的文物亦不多。雖然聖經強調尼希米對耶城城牆的修造 (3:3-32) 以及完工後的感恩遊行,實際上當時耶城的範圍比以前更小,並未超過大衛的城 (City of David) 。又有人稱所羅巴伯所修的聖殿為「第二聖殿」,但返回錫安的人,只是「重修」所羅門所建的聖殿,一般人所稱的「第二聖殿」,應該是希律王所建的聖殿 (參見本文附件二)

IV. 希利尼時期及哈斯摩尼年代 (The Hellenistic Period and The Hasmonean Age, 333-37 B.C.)

亞歷山大大帝在333 B.C.消滅了波斯帝國。但在他死的時候,他的帝國分裂為三,分別由他的三位將軍來統治。最初,耶城及猶大地是由埃及的多利買(Ptolemaic Egypt) 所管,後來則轉手於敍利亞的西流基 (The Seleucid Syrians)。在西流基統治之下,希利尼 (Hellenistic,希臘及早期東方文化的混合) 成長為主流文化。安提阿哥四世 (Antiochus Ⅳ, 175-163 B. C.) ,宣佈耶路撒冷是一個希臘的Polis (都市),以後成為被稱為「安提阿哥的耶路撒冷」。

有些耶城的居民,很樂意接受從希利尼文化而來的風俗與看法。這個情況,一方面造成希利尼化的猶太人、與希臘人之間的緊張,另一方面也使得傳統的猶太人與希利尼化的猶太人之間的不協調。安提阿哥的宗教法令直接牽涉到聖殿及禮儀的敬拜 ,當然會使「傳統者」忿怒。終於引起在主前168年,由馬喀比猶大 (Judah Maccabee) 所帶領的哈斯摩尼反抗” (Hasmonean revolt) 。結果,耶路撒冷被解放,聖殿也被潔淨了;它再次成為以色列百姓的靈性中心。二十多年以後,馬喀比西緬 (Simeon the Maccabee) 打敗了希利尼化的猶太人,並引進了在耶路撒冷為期八十年的猶太哈斯摩尼政治獨立 (Jewish Political independence)

在哈斯摩尼的統治之下,耶路撒冷仍然是一個小城市。但接下來在約翰許爾湛(John Hyrcanus) 及亞歷山大健紐 (Alexander Janneus) 的時代,耶城向西擴展到包括「上城」 (Upper City) 約相當於現在舊城中的猶太及亞美尼亞 (Jewish and Armenian) 兩區。這時候,也開始了大規模的建築,耶城就被另一道堅固的城牆圍著,這牆就是後來所謂的「第一城牆」 (the First Wall)

亞歷山大健紐部下的派系分裂,使羅馬東方部隊的統帥龎貝(Pompey)有機可乘,他終於在主前63年佔領這個國家。但控制不了的野心,以及高層間的權謀,使希律安提帕 (Herod Antipater) 必須靠羅馬的照顧才能掌握政權。

V. 從希律王到第二聖殿之毀滅 (From Herod the Great to the Destruction of the Second Temple, 37 B.C.- A.D. 70)

希律王統治年代(37-4 B.C.),耶路撒冷往北成長龐大的建築計劃快速地進行 (見圖三),這些包括:「第二城牆」(the Second Wall)昂貴又華美的聖殿山 (Temple Mount) (見圖四及圖五)、安東尼碉堡(Antonia Fortress),以及「城堡」(Citadel),即現今俗稱為「大衛塔」(Tower of David)等的建築。

圖三:耶穌時期的耶路撒冷

1. Temple Mount聖殿山2. Temple聖殿3. Antonia Fortress安東尼營樓

4. Hasmonaean Palace哈斯摩尼王宮5. Herod’s Palace希律王宮6. Theater劇場

7. First Wall第一城牆8. Second Wall第二城牆9. David’s City大衛的城

10. Lower Town下城11. Upper City上城12. Business District商業區

13. Garden Gate園門14. Towers (Damascus) Gate塔門 (大馬色門)

15. Kidron Valley汲淪溪穀16. Tyropoeon Valley泰羅波恩穀

17. Golden Gate金門18. Southern Stairs南梯

19. South Wall南牆20. Royal Stoa 王室柱廊

21. Opening of Entrance Tunnels on Temple Mount聖殿山上的通道入口

22. Robinson’s Arch羅賓遜橋拱23. Barclay’s Gate巴克雷門

24. Wilson’s Arch & Bridge威爾遜橋拱及橋25. Warren’s Gate華倫門

26. Tadi Gate塔迪門27. Pool of Bethesda畢士大池28. Eastern Gate東門,

29. Double Gates雙門 30. Triple Gates三門 31. Hinnom Valley欣嫩穀

32. Essene Quarter愛色尼區 33. Mansions豪宅,

34. Entrance to Antonia Fortress安東尼堡入口 35. New City新城

36. Golgotha()各各他37. Garden Tomb花園墓

圖四:希律王時期的聖殿山

1. Temple聖殿2. Royal Stoa王室柱廊3. Solomon’s Porch所羅門的廊子

4. Southern Stairs南梯5. South Wall南牆6. Double Gates雙門

7. Triple Gates三門8. Ritual Baths潔淨池9. Plaza廣場

10. Robinson’s Arch羅賓遜橋拱11. Barclay’s Gate巴克雷門

12. Wilson’s Arch威爾遜橋拱13. Warren’s Gate華倫門

14. Place of Trumpeting吹號角處15. Tyropoeon Street泰羅波恩街

圖五:希律王時期的聖殿

Gentile Court外邦人院 Sorek梭烈牆. Gate大門 Court of Women女院 Galleries走廊Chamber of Wood柴房Chamber of Nazirites拿細耳房

Chamber of Oil油房 Chamber of Lepers痲瘋房The Beautiful Gate美門

Steps台階Nicanor Gate尼迦挪門Court of the Israelites以色列人院.

Court of the Priests祭司院. Altar祭壇. Ramp斜坡. Slaughter House屠宰房.

Laver洗濯盆. Porch廊子 Sanctuary聖所Veil幔子Holy of Holies至聖所Chamber of Hearth爐房 Gate of Flame爐房的門Offering Gate奉獻門

Water Gate水門Gate of Firstlings獻初熟之物的門 Gate of Kindling點燃門.

大希律時代重建的聖殿模型(圖片來源:C.Y. Tang, 2012年攝)

耶路撒冷的大衛之塔一景(圖片來源:C.Y. Tang, 2012年攝)

其他的建設還包括無數的王宮、行宮以及公共建築,幾個市場(markets),一座露天劇場(theater),以及一個賽馬場(hippodrome)。希律王的孫子,亞基帕(Agrippas),開始建第三道城牆(the Third Wall)向北擴大耶城;可惜他在位時並沒完成這個擴建。

除了這些大型的建築以外,希律王及第二聖殿後期,耶城曾經歷宗教及社會之熱狂,劇烈的爭論爆發於不同的宗教論點以及社會階層之間。

拿撒勒人耶穌也在這期間出現;他在加利利招收門徒及支持者。這些人的觀點及論點,與同時期猶太宗教既得利益階層常有衝突。然而耶穌竟面向耶路撒冷走去,終於被宗教領袖,把他交給羅馬政府統治猶太地的官員彼拉多,被判刑而釘在十字架上。

希律王死後,羅馬政府的壓力,以及猶太人的抗拒有增無止,終於又爆發另一次反抗。這次是由奮銳黨(Zealots)的人主謀,他們在A.D. 66年進入耶城,並擁有它、直到A.D. 70年、猶太曆亞布月 (AV) 的第九日耶城才淪陷於羅馬將軍Titus,所帶領的第十軍團。

在羅馬持久不懈的圍攻之下,終於結束了攻打這個一度是繁華及榮美的城。耶城的建築經過這次炬火的洗劫戰後,城中猶太居民的被放逐,使得這個城整整荒廢了60年。從而導致七十年後巴科去巴 (Bar Kokhba)起來反抗羅馬(A.D.132-135) 的遠因。雖然歷史對這段的記載並不多,但這次的反抗,使得猶太人又再次地返回耶城家園,不過為期卻很短。但之後透過君士坦丁大帝的命令以及他母親母后海倫娜(Helena)的眷顧,聖墓堂(Church of Holy Sepulchre)及復活堂(Church of Resurrection)就在耶城裡建造起來

左圖為耶路撒冷的聖墓堂外觀(圖片來源:盧瑞興 2011年攝)

右圖為聖墓堂內部的Chaple of Angels (圖片來源:C.Y. Tang, 2012年攝)

聖城南端的鍚安山(Mt. Zion)也建造起另一棟偉大的紀念堂,稱為「眾教堂之母」(Mother of Churches),來紀念「最後晚餐」(the Last Supper) 以及馬利亞的「長眠處」(Dormition Abbey)

左圖為橄欖山的馬可樓內部一景(圖片來源:蔡哲民 2011年攝)

右圖為馬利亞的「長眠處」外觀(圖片來源:盧瑞興 2011年攝)

主曆第五世紀,皇后有多西啊 (Eudocia)到耶路撒冷定居,她把耶城範圍向南拓展,並且建了城牆,把錫安山以及西羅亞池(Siloam Pool)也包括在城內。她並且建了兩座紀念堂,一座在西羅池附近;另一座在大馬色門外的汲淪溪邊,為的是紀念司提反的受難。

耶路撒冷在教會階級體系(hierarchy)內的正式地位,也因而提高。但這事卻與耶城主教朱敏諾(Bishop Juvenal) 被任命為總主教 (Patriarch)有關。從此,耶路撒冷就與羅馬、君士坦丁堡、安提阿,以及亞力山大同列為帝國中的五大主教駐紥地。

在第六世紀時,城內的「卡道」(Cardo,即城內主要的大街),就是那條從大馬色門(Damascus Gate)開始,並被繼續向南擴建的街道。那時賈斯丁念王(Justinian),又在大衛城的南端附近,建了一幢很大、為紀念馬利亞的紀念堂,稱為「妳阿」(Nea,意即為「新堂」) 對當代的基督徒而言,耶路撒冷的地位日漸上升到成為在所有一切之上、成為聖經中所有重大事件的所在地。耶路撒冷的教會,在每一個史跡點,都建立一些標誌來紀念。這些神聖的地點(Holy Places) 成為重演聖經史事的舞臺,並由朝聖者及敬拜者來參與演出。

當這個國家在主曆614落於波斯人手中時,當時波斯人對耶路撒冷的攻擊,是一場濺血的事件:成千成萬的居民被集體殘害,許多紀念堂(包括聖墓堂)不是被拆毀,就是被破壞。他們也「找到」了釘耶穌的十字架。

十五年之後,赫瑞克理阿皇帝(Emperor Heraclius) A.D. 629年恢復了拜占庭的統治,他把所失去的十字架又歸回原處。但約在將近十年以後,耶路撒冷於A.D. 638年再次投降。但這次是投降於那時、在歷史舞臺上如日中天的強權:阿拉伯的回教勢力。

VI. 阿拉伯勢力的早期 (The Early Arab Age, A.D. 638-1099)

回教阿拉伯以不流血的方式征服了耶路撒冷。傳統提說當時的大主教Sophronios代表耶城向阿拉伯軍統帥奧瑪 (Omar)投降,以交換的方式獲得令狀 (Writ),保證基督徒有權擁有這些聖蹟地點,並且可以按照他們的方式來敬拜。在第七世紀末,耶路撒冷被回教確認,為回教世界中,僅次於麥加及麥地那 (Medina),而列於第三最神聖城市之中 (the Third Holiest City) 。聖殿山,被回教人士認定是穆罕默德 (Muhammad)在他那夜晚行程 (his Night Voyage) 所到達之地,並且他也從那地升上天去。

回教徒統治耶路撒冷的第一個世紀中,就是回教的奧美雅朝(Omayyad Dynasty) 統治著全國的。當朝一位名叫Abd Al-Malik ibn Al-Marwan的重要哈裡發 (Caliph,穆罕默德嫡裔的稱號) ,於A.D. 687年開始興建「磐石穹頂」 (Dome of the Rock) 清真寺,並在A.D. 691年舉行落成典禮,正式成為在耶路撒冷回教徒眼中的兩個象徵之一 另一個是位於其南聖殿山南崖的阿爾阿克沙 (Al-Aqsa) 清真寺。奧美雅王在聖殿山以南的地區,建築起一系列的宮殿以及其他公共建築,把耶城擴展到更廣的範圍。

左為耶路撒冷的磐石穹頂清真寺(Dome of the Rock);右為阿爾克沙清真寺(Al-Aqsa) (圖片來源:C.Y. Tang, 2011年攝)

如花燦爛的奧美雅朝,於750年落於阿巴實朝(Abbasid Dynasty)人的手中,他們將首都從大馬色(Damascus)遷往巴格達(Baghdad)。這是一個遠不如奧美雅那麼理性的統治者. 這時的耶路撒冷, 就在政治及經濟上的重要性開始走下坡人口外移,耶城的範圍也逐漸變小。

然而耶城的宗教地位,在阿拉伯人統治的這段時期中,卻未受很大的影響,猶太人仍然被允許住在城裡。事實上,猶太人的社區反而繼續很快地發展,使它在短時間內,成為全城各社區的重心。三個一神教仍然都視耶路撒冷城為聖城,人們繼續從各地來到耶城朝聖,訪問城牆以內的聖蹟。

但好景不常,城內不同的宗教社區,常彼此發生衝突,甚至鬥毆。耶城終於在主曆969年淪於埃及的哈裡發發踢密 (Fatimid Caliphs of Egypt) 之手。從這朝代所出的Caliph Al Harkim (阿爾哈欽),於1009年開始那無人道的統治。他拆毀耶城的聖墓堂,以及摧毀從巴勒斯坦到亞西亞地區為數多達三萬大小的紀念堂或禮拜堂。他對猶太人及基督徒的迫害長達七年之久,在之後的數十年之中,讓他們自生自滅。

在這段時間,塞爾茲克突厥人(Seljuk Turks),卻在遠方的地平線慢慢地出現。他們從中央亞西亞向南發展,並於1071年在亞米尼亞的曼茲克特(Manzikert in Armenia)打敗了拜占庭大軍,佔領耶路撒冷城導致四百年後,奧圖曼(Ottoman)人攻佔君士坦丁堡。

耶城於1077年落於這些兇殘、好戰的人手中,開始耶城慘史的另一章。為了從塞爾茲克人手中奪回耶城,十字軍誓師要從這些異教徒(infidels)手中收回基督教的聖地、聖蹟。這就引我們進入下一段的歷史。

VII. 十字軍及阿尤弼時期 (The Crusader and Ayyubid Period, A.D. 1099-1250)

主曆1099715日,經過五個禮拜的圍攻,耶城終於落入十字軍的掌握。不幸的是,這些得勝者立即對回教徒及猶太人大施屠殺。經過回教徒四百六十年的統治之後,十字軍將耶城恢復在基督徒手中.並且宣告這城為耶路撒冷王國(Kingdom of Jerusalem) 的首都。

耶城的人口,也經過一番的改變。西方文化成為本城的特況:日常溝通用法文;禱告用拉丁文。城中的猶太人及回教徒,被歐洲及東方基督徒所替代。

在十字軍統治之下,耶城再次恢復其基督教的特質。他們更新基督教的傳統,紀念堂重新被興建,修道院也像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十字軍最重要的目的地 -- 聖墓堂,也用石塊以羅馬的風格,華美地重建。早期建築物的殘留,也混合成為一種新的建築風格。

大主教的居所,被興建於聖墓堂之西;其南邊有一塊相當廣濶的地段(今日稱為Muristan),為Hospitalers,慈善的騎士團,所擁有。Hospitalers為當時十字軍騎士當中,原為照顧傷患所組成的慈善團體,後來也兼作保護、接待並導引朝聖客的工作,安排他們住在耶路撒冷城中,住在他們所擁有的招待所及收容所。這些慈善的騎士團,後來也成為耶城的護衛軍。他們重修城堡(Citadel),並在附近建了駐耶城君王的宮庭。聖殿山的聖址,被宣告成為基督教所有:被稱為奧瑪清真寺的磐石穹頂清真寺,也被改稱為「上帝的殿」(Temple of the Lord);阿爾阿克沙清真寺,則為國王的臨時居所,聖殿山也成為Templar(聖殿騎士團)的所在地。Templar(騎士團),是一個修士式的騎士團體(Monastic Knights),他們所取的名,Templar,也正是因為他們的所在,是在Temple Mount的緣故。但是他們的任務也是為保護到聖地的朝聖客。

耶路撒冷王國推選Godfrey de Bouillon為第一任國王時,Bouillon拒絕在耶城戴金冠他因為基督在這城中戴著荊棘冠所以拒絕被稱為王,並且改自己的頭銜為「聖墓的捍衛者」(Defender of the Holy Sepulcher)。當時他住在阿爾阿克沙清真寺,後來搬到Citadel附近的宮庭。他這一搬遷,Templar騎士團就擁有全聖殿山,他們在「穹頂寺」的穹頂上裝了一個十字架,在大磐石穹頂寺的周邊圍上鐵欄,把這個回教的神龕(清真寺)變成他們的總部,長達八十年之久。

A.D. 1174年,名叫撒拉丁(Saladin) 的庫特酋長 (Kurdish Chief),成功地把敘利亞和埃及聯合在一個政權之下,並且成為他們的蘇丹撒拉丁(Saladin又名Salah-al-Din ibn Ayyub)。在這段時期,耶路撒冷王國的壽命曾蒙上了一個黑影這是由於十字軍「保證回教徒安全到麥加朝聖」的合約被毀,於是撒拉丁與耶路撒冷王國之間就爆發了一場戰爭。

主曆118774日在哈丁角(Horn of Hattin)的那場戰役,可以說已經決定了十字軍在巴勒斯坦的沒落。那時Saladin乘勝南下,發現該撒利亞(Caesaria)、那不勒斯 (Nablus)、雅法 (Jaffa)以及耶利哥(Jericho)等等的城門,竟都因歡迎他而敞開。920日,他兵臨耶城,102日耶城向他投降,Saladin學哈裡發奧瑪以慈悲為懷的榜樣,因此耶城逃過了一場大屠殺的劫運,史稱Saladin時代為阿尤弼時期。

穹頂寺上所豎立的金十字架,當然就被代表回教徵象的新月眉(Crescent)所替代。耶城也由Saladin慢慢地重建,聖墓堂兩側建起了兩所清真寺:一所是紀念耶城第一位回教的征服者奧瑪 (Omar);另一所為紀念SaladinSaladin也重建耶城的防禦,並且擴張耶城,範圍包括了錫安山。

可惜Saladin死於1193年,享年僅56歲。耶城幸由Saladin的外甥Al-Mu`azim (大馬色的統治者),於1212年繼續建造:包括鍚安山的城牆,並且在牆上留下紀念Saladin的記載。但七年後 (1219) ,他因怕十字軍將來再入主耶城,而把所建的城牆再拆下來,使得耶路撒冷成為一個沒有城牆可保護的城。這個情況一直到了蘇萊曼 (Suleiman) 時代才改觀。

歐洲的第二次十字軍東征,是由德國皇帝Frederick二世所帶領,那時埃及與大馬色之間正在相爭,他抓住這個機會,與埃及的蘇丹談判,並在1229年取回耶路撒冷的統治權。他們的協約決定:聖殿山的管理權仍然留在回教徒手中;耶城的其他部份則給予基督徒管理。但是這個協約僅施行到1244年。1244年,一個名為花剌子模 (Khwarizmians) 的韃靼族 (Tartar),從中亞 (Central Asia) 的鹽海 Lake Aral) 附近,被成吉思汗 (Ghengis Khan) 驅逐。成吉思汗繼續向南掃蕩,經過敘利亞,並且奪取了耶城,然而為期很短暫;史稱這段歷史為蒙古掠奪期 (Mongol depredation)

VIII. 滿美露時期 (The Mameluke Period, A.D. 1250-1517)

滿美露這字,是從阿拉伯語的Mamluk轉變而來的。這字的原意是「為人所擁有」(owned by others) 或「身不由己」。因為他們原是一批所買來的「奴隸兵」(Soldier-Slaves),後來慢慢地成為埃及的統治者。當發踢密及阿尤弼式微時,在巴格達的哈裡發(Caliphs),開始向高加索及中亞買一些說突厥話的人作為保鑣,用來抵抗反對他們的人。這個作法,也被埃及的蘇丹及開羅阿拉伯的酋長所採納。不久之後,買賣奴隸兵的市場競爭相當激烈,大家相互爭買最強壯、最有效力的「滿美露」。結果在1250年爆發了「奴才當家」的事,一直延續到1517年奧圖曼興起為止。這期間,一共有48位不同的滿美露,在兩個朝代中統治了埃及、敍利亞及巴勒斯坦。

他們在耶城對伊斯蘭教的貢獻遠大於政治他們原為從中亞短草原地帶買來的奴隸兵,後來成為統治埃及的滿美露;埃及在1260年征服了巴勒斯坦後,他們就成為耶路撒冷的新貴; 並且在進入伊斯蘭教的世界後,自己覺得對這新獲得的宗教,有更大的責任。於是開始建築:從今天的舊城裡,以及從在聖殿山周圍所留下來當年的建築,均可見其端倪。

在滿美露統治之下,耶城的清真寺(Mosques)及「馬得拉斯」(Madrases)就增多。後者為「穆斯林神學研究學院」(Muslim Theological Colleges)。而基督徒只能在極端困難之中來維持現狀。由於滿美露對訪客的加重稅,使得朝聖客削減他們在耶城停留的日子。耶城的經濟狀況不佳,人口估計(在十五世紀末)僅不到一萬五千人,其中基督徒僅有一千,而猶太人僅三百人。有一位在蒙古掠奪後幾年之中、到達耶路撒冷的拉比,描寫他在1267年所見的耶城,就如以賽亞書3:24所說的:「烙傷代替美容」。

IX. 奧圖曼時代 (The Ottoman Period, A.D. 1517-1917)

突厥人的興起相當的快,到了主曆1444年時,他們已經鞏固地擁有東歐,並且在1453年打下了君士坦丁堡,從而結束了拜占庭王朝。之後希臘、敍利亞,以及埃及的滿美露,也都陷於突厥的羅網之中。在1520年突起,稱霸為全穆斯林世界的哈裡發 (Caliph);然而,卻是他的兒子,就是那名聞西方世界的蘇萊曼大帝 (Suleiman the Magnificent) ,才把耶城的聲譽重振起來。1516年,當耶城落於突厥人手中時,耶城是如此的沒落無藉,所以根本很少人知道這回事,當時耶城的經濟產品,只有肥皂及宗教紀念品,既無城牆,也無防禦工事,隨時都可成為貝都因人 (Bedouins) 剽奪的目標。

在蘇萊曼大帝統治的時代(1520-1566),耶城從阿尤弼時代即開始重修那傾圮許久的城牆和城門,但卻是蘇萊曼大帝在1537-1541年間,把耶城完全從新的修建,並存留到今天。他重修並改善荒廢多年的供水系統:不但修復從伯利恆附近的所羅門池子(Solomon’s Pools)引水到耶城的水渠、水管,並且把它加寬;城中又設了四個「公共飲水亭」(Public fountains)。他的作為受到世人的稱讚。

然而在這短暫的繁榮之後,接踵而來的卻是長期的蕭條。蘇萊曼大帝死後,耶城再度成為一個小而不重要的市鎮(town)。在之後的三百年中,耶城的人口僅有微量的增加,經濟可說是完全的凍結。

在滿美露末期,耶城只有三個比較活躍的猶太社區:(1)本地原有的猶太人,他們一般被稱為「麻氏塔拉濱」(Mustarabim),因為他們的「母語」是阿拉伯語;(2)阿士肯納濟(Ashkenazi),他們多數來自東歐;及(3)被西班牙當局驅逐出境到這裡來居住的猶太人。這三個社區的百姓,日常各做各事,幸好他們共同的語言仍是「希伯來語」(Hebrew)

雖然在奧圖曼時期,耶城仍有宗教的容忍性,但經濟的蕭條使得在此居住的猶太人,必須靠國外猶太人的資助才能過生活(在十六世紀中期,人口也不過只有一千五百人)。基督徒人數也約略相等,但他們之間的關係不合,使得穆斯林當局必須經常出面來維持和平。城中有八、九個不同的基督徒社區,每一個社區在聖墓堂中,都有屬於自己的一部份。

由於奧圖曼政府對每一棵樹都加以課稅,百姓為了減少納稅,相繼砍伐樹木,因此到十九世紀末,全巴勒斯坦幾乎沒有一棵樹。地區如此,耶城也不例外。雖然在這三百年中,耶城有時或有一線復甦的希望,但都無法遏止經濟的沒落以及人口的衰退。耶城的人口,在1850年,下降到只僅剩約二十萬人。

在這同時,另一個能影響耶城及應許之地的勢力,已經漸漸地形成拿破崙將軍(Napoleon Bonaparte) 1799, 在尼羅河地區打了敗仗以後,就帶著所剩餘的部隊,在那年春天北上;他在三個月時間內,打下了雅法(Jaffa),卻在阿克裡 (Acre,即阿柯) 被英、突 (Turko-British) 聯軍所驅逐。雖然他在耶斯列平原(Plain of Jezreel) 又打了一場勝仗,但這些法國軍隊,仍被追趕直到拿撒勒,卻又被擋住、無法再進展,因此耶城得以免卻一場災難。雖然在那年的六月,拿破崙就撤軍離開了巴勒斯坦,但是他的入侵,卻使得這地區及耶城更加的荒涼。

X. 十九及二十世紀中的更變:

聖地及耶城, 的確是荒涼了! 誰應該負起整頓重建這被「蝗蟲、蚱蜢、螞蚱、蝻子所吃過的地」的責任呢?當然是猶太人自己!他們必須回來重建。起初回來的人像涓滴之流,後來匯成一股不可抗拒的人潮 (tide of humanity)。他們回來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上帝曾經這樣應許說:「當那日,主必第二次伸手救回自己百姓中所餘剩的召回以色列被趕散的人,又從地的四方聚集分散的猶大人(11:11-12)。祂第一次所召回的百姓,是從巴比倫而來,但是第二次所召回的,是從地上的萬國而來。摩西曾告訴他們說:「耶和華必使你們分散在萬民中,從地的這邊到地那邊(28:64)。上帝又說:「我要使你們的城邑變為荒涼,使你們的眾聖所成為荒場,我也不聞你們馨香的香氣你們在仇敵面前也必站立不住(26:31, 37)。所羅巴伯(Zerubbabel)於主前538年修建第一聖殿,尼希米 (Nehemiah)於主前444年重修耶路撒冷的城牆。希律王於主前20年開始興建第二聖殿,用了46年的時間才建築完成(2:20) 。及至時候滿足,來了這麼一位他們不肯接受的彌賽亞;祂預言他們的聖殿要再次被毀壞,「他們要倒在刀下,又被擄到各國去;耶路撒冷要被外邦人踐踏,直到外邦人的日子滿了(21:24)。羅馬人就是成就這件事的毀壞工具,來應驗這個預言。在之後的幾個世紀中,這地成為「一塊沒有選民的應許之地」,並且他們也成了一群「沒有應許之地的選民」。

他們在(歐洲的)列國中被拋來拋去。最後在18801913年間,兩百多萬猶太人到美國去,與那原來在那裡定居的廿五萬猶太人一同居住。但是更重要的,是一群願意回到巴勒斯坦的移民 他們回到那裡開始從事猶太人的農務事業。由於「錫安運動」 (Zionist Movement) 、這個非宗教性的政治運動的幫助,那個「回歸應許之地」的希望,就被燃點起來。對那些仍然夢想在外邦人之中,有他們可以棲身之處的猶太人來說,因為德國納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行為,而重新反省及評估自己。

關於耶利米的預言:「並且我要領他們再入我從前賜給他們列祖之地我要召許多打魚的,把以色列人打上來,然後我要召許多打獵的,從各山上、各山崗、各石穴中,獵取他們(16:15, 16)。哥斯頓(Charles Gulston)有如下的分析,他說:祂已經差遣打魚的(錫安主義者)帶著在以色列新生活的餌去了。但是這新生活並不是那麼享受,因此祂必須差遣打獵的到德國,到奧地利,到捷克、波蘭、荷蘭,義大利和法國,把六百萬的猶太人找出來,然後,他們被殺害了!藉此,他們才終於回來了!起初只像涓滴的細流,但終於成了巨大的洪流:他們有從東歐來的Ashkenazim,有從地中海地區國家來的Sephardim,有從耶門 (Yemen)、伊拉克、中國、馬來西亞、阿富汗等地來的猶太人。於是巴勒斯坦的猶太人,就像長眠初醒那樣地被叫醒了;耶路撒冷要像葡萄藤那樣,蔓過谿穀及山崗!

對耶路撒冷來說,十九世紀是一個變動的世紀,就如同耶穌所說的:是無花果發嫩長葉的世代。這些變動,始於埃及統治這地的官員Muhammad Ali和他的兒子Ibrahim Pasha (1831-1839)。在他們執政的近十年之中,耶路撒冷及整個地區政治上的更變是跟著「歐洲化」(Europeanization)而走。歐洲的一些制度,尤其是宗教性的,繼續在耶城增加其影響。外國的領事、外來的人士、商賈及其他繼續增多其人數及增大其影響力。

這些外國人,把外國許多新的東西帶進來,例如:應用輪子於交通及工具上、石油燈、以及從半夜開始計日的鐘錶(而不是從日落到日落)。這些對耶城來說,是現代化(Modernization)的開始。及至十八世紀中,第一條從雅法(即約帕)到耶路撒冷的「公路」已舖設好;火車亦於1892年通到耶城。耶城在歐洲人的意識裡,也因為遊客的增多而提高。許多國家的學者到耶城來研究學習這個城市以及它的歷史。從俄羅斯、不列顛、奧匈帝國及德國來的貴族遊客們,參觀了耶城之後,在歸途中唱著稱頌它的詩歌。

一千多年來,第一次有人定居在耶路撒冷城牆之外。猶太人的Mishkenot Sha`ananim社區,在1857年埋下第一塊「房角石」。1860年,第一幢28個單位的公寓建築完成。之後別的猶太及穆斯林社區,也相繼在城外建造起來。歐洲式的建築物及鐘樓改變了耶城的景觀特別矚目的,尤其是橄欖山上那幾幢高聳的樓屋。

遠望橄欖山一景。圖中高樓為路德會升天堂的鐘樓(Augusta Victoria Hospital)(圖片來源:C.Y. Tang, 2012年攝)

XI. 英國託管時期 (The British Mandate, 1917-1948)

耶路撒冷在1917129日,第一次大戰接近尾聲時向英軍投降。兩天之後,阿蘭比將軍(General Allenby)在勝利部隊之前、徒步走進入了雅法門。這一幕,結束了奧圖曼帝國統治耶路撒冷的四個世紀,也開始了英國在耶城三十年的託管。次年 一九一八年七月,託管政府替代了軍事治理。這是從十字軍時代以後,耶路撒冷再次成為全地區的首都。

耶城新市區繼續擴展,猶太人、阿拉伯人的「鄰居單位」(Neighborhood)也開始規劃建立,其中包括在塔爾皮奧(Talpiot)及伯哈喀琳(Beit Hakerem)的「花園鄰」(Garden Neighborhood)。一種社會及文化的基本建設,例如希伯來大學及哈達沙(Hadassah)的這類機構,也在司各帕山(Mt. Scopus) 上、同時建立。其他的機構如Jewish Agency總部、YMCA、大衛王旅館,及郵政總局也都先後建造起來。

隨託管時代而來的現代化,是汽車數量的突增,所以更多的街道及公路需要再舖修或拓寬;自來水管也從遠處的雅孔河(Yarkon Rive)Rosh Ha’ayin將水引進耶城。但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仍然存在:巴勒斯坦與耶路撒冷未來的關係將何去何從?猶太人與阿拉伯人之間的緊張情況與日俱增,曾經於19291936-1939發生多起流血衝突。這些動亂在託管時代將結束之前更達到高峰。

XII. 耶路撒冷,以色列的首都 (Jerusalem, Capital of Israel)

早在英國託管政權、尚未正式宣佈將於1948年退出託管之前,猶太人就已在醖釀使耶城成為以色列的首都。為了控制耶路撒冷,猶太人及阿拉伯人之間的爭執,終於爆發成為戰爭。這時猶太人所面對的,除了武器、彈藥與其他物資的短缺之外,還有阿拉伯聯軍圍困耶城時所造成、耶城內猶太人食物、用水,以及其他民生必需品供應短缺的問題;這些情形,在約旦王國軍隊與埃及正規軍進入耶城以後更加嚴重。

戰爭的結果,是耶城在1949年分裂而治一道「國際界線」無情的分割了「鄰居單位」、社區、街道,甚至整棟建築物或房屋。雖然世界各國對此的認定並不一致,然而當戰事繼續猛烈地進行時,以色列仍然認定耶路撒冷是他們的國都 。在1967年以前,以色列實際的首都,是在特拉維 (Tel Aviv) ;外國的使館也都在那裏。1967年戰爭以後,以色列正式宣佈耶路撒冷是「以色列國永久的國都」,但仍然有些國家並不認同而繼續將大使館留在特拉維。美國就是其中之一,直到川普最近的決定,才有所改變。

獨立戰爭的火一停,以色列的政府機構以及稱為「肯納」(Knesset) 的國會,就全部遷回耶路撒冷。儘管那條國際界線,以鐵絲網、軍事設備及地雷,有效地把耶城弄成一個「邊陲聚落」(Border Settlement),但耶路撒冷的市區仍然繼續地發展。在這段期間,建在耶路撒冷新市區的機構,有Israel Museum(以色列博物館)Yad Vashem Holocaust Memorial(大屠殺紀念館);建在Ein Kerem的有Hadassah Medical Canter(哈達沙醫學中心) ;在Givat Ram的有Hebrew University(希伯來大學),用以替代當時位於司各帕山上,尚不能使用的舊校園。

()以色列博物館一景(by C.Y. Tang, 2012)()大屠殺紀念館內一景(from en.wikipedia, by Mrbrefast)

有趣的是:耶城在1948-1949年那狂熱的戰爭中被分隔而治,但是也在1967年的狂熱戰爭中被復合為一。儘管政治及都市中許多問題仍然存在「國界」兩旁的地雷及軍事設備尚未完全被清除,耶路撒冷卻已成為一個「單一的城市」。在這裡,猶太教徒、基督教徒、回教徒,信者或不信者都彼此為鄰。與城市復合俱來的,是大規模的社區住宅的興建,以及都市綠地之保存。然而與此同時進行的,還有考古的挖掘,期望發現耶路撒冷那不朽的歷史個性,也就是它在人類歷史中的那個獨特性。

現在的耶路撒冷,不但是個大都會(Metropolitan),也繼續是一個「萬國都會」(Cosmopolitan),這「萬國都會」的特性,在初期教會時代就很明顯。根據使徒行傳的記載,五旬節聖靈降臨的那一天,在當時的耶路撒冷見證其事的,至少有從十七個國家或地區來的人。人們一向稱耶路撒冷為「城」,但其實,它城內的面積範圍很小(可以在一小時內在城垜上徒步繞城一週)。城的東邊界臨汲淪溪及橄欖山,沒有空間可發展;十九世紀末人口開始增長、以及都市的擴張,都是由城外的西邊,向西、向北及向南發展。這新擴展的部份沒有城牆,屬於典型的現代化「都市」的發展。因此當人們稱它為「耶城」時,應體認它實在是一個典型的「都市」不僅是「城」、而更是「市」。

現代的耶路撒冷是一個古今中外融合的「萬國都會」(盧瑞興 1911年攝)

耶路撒冷市西邊新市區所住的居民,絕大多數都是猶太人;在東邊,尤其是在舊城內,雖有一個猶太人區”(Jewish Quarter),但城區居民絕大多數是阿拉伯人。他們之中有少數的基督徒,也有教會,但絕大多數是回教徒。這些阿拉伯人及回教徒在A.D. 70年以後,開始住進耶城,在第七世紀回教入主耶城以後,移入居住的回教徒更多。當猶太人不在耶路撒冷的期間,阿拉伯人可以說是耶城的守護者。現在猶太人回歸,兩者之間的衝突勢必難免。

XIII. 為耶路撒冷求平安

二十世紀民族意識的興起,也帶給中東阿拉伯人某些程度的衝擊。「穆斯林同志會」(Muslim Brotherhood) 1928年成立於開羅,後來發展成為「泛阿拉伯民族穆斯林同志會」(Pan-Arab Nationalist Muslim Brotherhood) 。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 就是在埃及開羅大學讀書時,加入這個組織。1945年三月又有「阿拉伯國家聯盟」 (League of Arab States) 的成立,其成員包括埃及、伊拉克、黎巴嫩、沙烏地阿拉伯、敍利亞及約旦王國等,目的是為趕出本地區的外國勢力,朝向政治邦聯以及為經濟及社會合作計劃而努力。

事實上,當錫安主義者,因Balfour宣言而積極要在巴勒斯坦建立起猶太人的家園(National Home for the Jewish People)時,巴勒斯坦人也在爭取要在巴勒斯坦的家園(Palestine Homeland)建立起自己的國家(Palestinian State)。所以當英國在1947年宣佈要退出「託管」的任務,而把這地區的問題交給聯合國去處理時,聯合國處理巴勒斯坦特別委員會 (United Nations Special Committee on Palestine) 提出一個「分配巴勒斯坦國土的計劃」 (Plan for the Partition of Palestine) 並在同一年內通過。

這計劃建議把巴勒斯坦的土地分給:(1)猶太國(A Jewish State)56%(2)阿拉伯國(An Arab State)43%;以及(3)一個被包圍(enclave)耶路撒冷在內的計劃。後者,行政上是屬於聯合國國際性的小地區:不屬於猶太人或是阿拉伯人,而是一個為世界上任何宗教或人民都可以自由進出的國際化都市。但這計劃,被以、阿雙方,在不同的理由之下拒絕接受。

1948514日,當英國託管政府及軍隊撤退時,錫安主義者立刻宣告獨立。與巴勒斯坦直接接壤的幾個阿拉伯國家以及伊拉克,馬上聯合進軍幫助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 (Palestine Arabs) 。從515日開始,經過幾個月的苦戰之後,終於停火!結果,以色列除了擁有原先聯合國計劃給予之地的全部,還加上計劃給阿拉伯國之地的一半,只有耶城東面、北面及南面的高地,仍然為約旦及伊拉克軍所擁有,埃及則守住在西乃半島東北方、以及所謂「迦薩走廊」 (the Gaza Strip) 那狹窄的地區。約旦王國則擁有耶路撒冷舊城,包括大部份「聖跡」的所在,再加上所謂的「西岸地區」 (West Bank Territories)

1948-1949年戰爭的結果,產生了大約九十六萬巴勒斯坦難民,其中約十六萬散居在以色列所攻佔的地區內,八十萬分散在聯合國設於「西岸」、迦薩走廊、約旦、黎巴嫩南部及敍利亞等地的50多個難民營在那裡,他們只能受到最低生活所需的照顧。日子拖久,難民感到回家無望,他們的問題難以解決,其中有些覺得應該組織自己,以求出路,於是早年保守的「穆斯林同志會」在1959年發起並於1961年正式成立一個叫作「閥撻」(Fatah)的新組織,這個組織的阿拉伯文的名稱Harakat al-Tahrir al-Filastiniuah,把這名字的第一個字母倒過來寫,就成為FatahFatah的英譯名稱為Palestine Liberation Movement,中文譯為「解放巴勒斯坦運動」或「巴勒斯坦解放運動」。

這組織開始從以色列鄰國,差派「費達因」(Fedayeen,意為「犧牲者」)到以色列施行遊擊騷擾。費達因一直到1964年才有一個基礎比較廣的組織出現,其目標為:恢復巴勒斯坦故園 (Palestine Homeland) 。費達因就是「巴解」 (the Palestin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PLO) 的起源。

1967年「六日戰爭」(The Six Day War of 1967) 的結果,以色列「統一」了耶路撒冷,收復並佔領「西岸」地區。在這地區中原來的難民中,又有十一萬六千人成為第二次難民。在哥蘭高地(Golan Heights),也產生了近十萬的敍利亞難民,往敍利亞內地遷徙;西乃半島有三萬五千難民(包括一些貝都因人)逃往埃及。於是在敍利亞又興起另外一個組織,叫作Popular Front for the Liberation of Palestine,簡稱為PFLP,他們是一群帶著馬克斯、列寧(Marxist- Leninist)主義色彩的「革命者」 。阿拉法特於1969年成為巴解主席後,巴解也包括FATAHPFLP分子在內。因此巴解除了打遊擊戰之外,也加入了一些恐怖份子(terrorists),使得巴解的形象與聲譽受到影響。

1988年後半的一連串發展,帶給巴勒斯坦問題、以及以阿衝突” (Arab-Israel Conflict) 一些重大的影響,其中之一是「巴勒斯坦國族議會」 (Palestine National Council,簡稱PNC) 480個會員,於11月在非洲阿爾及爾 (Algiers)開會並授權巴解主席阿拉法特,宣告成立一個以耶路撒冷為首都的巴勒斯坦國 (State of Palestine) 並且要在三個月內組織一個「流亡政府」 (a government-in-exile)

這樣一來,耶路撒冷在未來的政局上,就更加複雜了。猶太人已經在1967年「六日戰爭」時,把分裂十七、八年的耶路撒冷復合為一,並宣稱耶城為以色列國永遠的首都,不再允許被分裂或投降 (never to be surrendered or divided) 。現在巴勒斯坦人又在1988年宣稱耶路撒冷為他們的首都。當兩方面都堅持說耶路撒冷是他們的首都時,這個名帶「和平」(Salem)本意的都會,恐怕要等到「和平之君」 (the Prince of Peace) 來臨時,才能得到那期望的和平。難怪大衛要我們「為耶路撒冷求平安!」並且加上帶著應許的一句話:「耶路撒冷啊!愛你的人必然興旺!(詩篇1226)

耶路撒冷花園墓—為耶路撒冷求平安!

(左圖:蔡哲民 2011年攝;右圖:C.Y. Tang, 2012年攝)

參考資料

1. Jerusalem Foundation, The Tower of David 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Jerusalem (1992), pp. 11-32.

2. Charles Gulston, Jerusalem: The Tragedy and the Triumph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Publishing House, 1978), pp. 203-208.

3. Gwyn Rowley, Israel into Palestine (London: Mansell Publishing Limited, 1984), pp. 52-57.

4. Colbert C. Held, Middle East Patterns: Places, Peoples, and Politics (Boulder, CO: Westvirw Press, 1989), pp. 172-180.

5. Alasdair Drysdale and Gerald H. Blake, The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 A Political Geograph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pp. 262-295.

附件一:耶路撒冷歷史簡表

時間

包括的歷史事件時期

牽涉到的地方或時期

1800-1070B.C.

亞伯拉罕時期的耶路撒冷

摩利亞山

進入迦南時期

1070-930 B.C.

大衛時期的耶路撒冷

930-586 B.C.

所羅門時期的耶路撒冷

824-612亞述帝國統治時期

612-550米底亞帝國統治時期

586-63 B.C.

重建時期的耶路撒冷

330亞歷山大大帝統治時期

63 B.C.-73 A.D.

耶穌時期的耶路撒冷

73-638 A.D.

羅馬帝國統治時期

306君士坦丁帝國統治時期拜占庭時期母后海倫娜建聖墓堂

638-1099 A.D.

回教統治時期

1099-1187 A.D.

十字軍時期

1187-1855A.D.

撒拉丁時期

1855-1969A.D.

近代

1917阿蘭比將軍進入耶路撒冷

1947猶太復國開始


附件二:為什麼所羅巴伯不是「建」第二聖殿?

呂榮輝 教授

2013.08.17.

許多學者,包括<駐臺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的網站,以及最近出版的一本新書,Simon S. Montefiore著,黃煜文譯,《耶路撒冷三千年》(臺北:究竟出版社,2013),他們均稱所羅巴伯的聖殿為第二聖殿,並以「建」(construction/to rebuild)來描述這殿被建的過程。但rebuild這字,按一本英文字典(Websters Dictionary, the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的意思是:"a. To make extensive repair to; b. to restore to a previous state; c. making like new without completely replacing it."。中文聖經,以斯拉在7:27說:「耶和華我們列祖的神是應當稱頌的!因他使王起這心意 "修飾" 耶路撒冷耶和華的殿」。這「修飾」兩字的意思,正與"rebuild"一字意義相同。再說「修飾」兩字的原文是 ר א פ  pa'ar(音, par-air)。許多英文聖經都譯 ר א פ "to beautify",意思是「使之成為更美」;含意是「重修」不是「重建」!所以本人堅稱所羅巴伯是「修」第一聖殿,不是「建」第二聖殿。在希律王時期,這重「修」過的所羅門「第一聖殿」早就完全不存在了,並且,為著擴大建築,希律王花了四十六年的時間,才重新建築起「第二聖殿」。

資料來源:

呂榮輝教授編著,《2015聖地旅習手冊—以色列》,頁95-109(2019916日修正)

刊登日期 : 2019/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