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地理概論

聖光聖經地理 Bible Geography

C7聖地的遊牧業 (Nomadism of the Holy Land)

呂榮輝

聖光神學院

中東地區包括以色列地區,全在環境惡劣之地,那裡降雨稀少、環境乾旱,例如在「南地」(Negeb)地區往南的部份,還有以東地往南,摩押及亞捫地往東地區,以及敘利亞東部、南部和阿拉伯半島的絕大部份,都是不適合農耕甚至放牧。住在這些地區的居民,唯一的生存方式就是遊牧。如耶利米所說的,當「被擄之人歸回的時候」,上帝要賜福給猶大和屬猶大城邑的人,「耕作的和那些帶著群羊到處走的」(直譯耶3124b)

遊牧文化的特色是一切簡陋,盡量適應環境;他們生活的依靠,以牧養羊群為主,其他的畜類是為配合這種生活方式的工具。例如以驢、騾為乘騎代步,以駱駝為搬運住家的帳棚及「傢俬」等。

由於這些乾旱地區降雨的變率很大,水、草的供應不穩定,所以他們必須時常搬遷、「逐水草而居」。由於經常需要搬遷,因此沒有辦法建造房屋定居,所以帳棚就是最好的居所,搭起來方便,卸下搬運也容易。但是由於各地供應水草的環境不同,因此各地區的遊牧方式也有不同。通常有下列兩類:遷移放牧(Transhumance)和實質遊牧(True Nomads)

I. 遷移放牧(Transhumance)

在溫帶有高山低谷的地區,山上比谷地冷。因此這些「遊牧人」在冬天就居住在較低的谷地中;春天來臨,山坡上的青草,隨著季節的推移,沿山坡往上青翠豐綠,所以這些「遊牧人」就沿著山坡而往上放牧,並且把沿途所擠的羊奶作成乳酪製品,寄放於山坡各自所建簡陋的小石屋中。他們隨著春去夏來的季節變化,順著山坡往高處放牧。到了秋末初冬,山上的高處冷的早,使得山頂青草也逐漸停止生長,所以他們又沿著山坡往下放牧,並且順路把早先所作的乳酪也帶下來,到他們山谷中的家過冬。如果要更嚴格的說,這種牧放,雖然也是「逐水草」,但不能稱為真正的「遊」牧。人文地理學者稱這種生活方式為Transhumance,就是按季節水草的供應、沿著山坡往上下遷徙。他們在谷地中有房屋,所以是季節性的遊牧。

II. 實質遊牧(True Nomads)

又稱為BeduBedouin(別得溫) 。在環境極為乾旱的中東地區,即使是在旱漠之中,仍然有些部族在居住:他們在極端困難的環境中盡量適應而生活。這些過著真正「逐水草而居」的人,又被為「旱漠居民」(desert dwellers)。他們生活簡陋,但民風純樸好客,不隨便侵犯別人的「領域」。他們如果在曠野中遇到乾渴快死的人,即使是不共載天的世仇,也要先給予水喝止渴。在曠野遇見迷路的生客時,也必邀他到自己的家(帳棚)好好款待(見創181-15),甚或留他過夜。他們之所以住帳棚,是地理環境使然。因為要經常到處尋找水、草,所以就必須常搬遷。如前所說的,他們為了衣、食、住、行的需要,養的是山羊、綿羊以供食物之需;羊毛和駱駝的毛和皮為衣;山羊的毛(而不是綿羊毛)撚線織成的帳棚為居所;驢、騾和駱駝(也供應駝奶為飲料)以供行的需要;但是沒有牛。因為住的帳棚是用山羊毛做原料,所以基達的帳棚是「雖黑又秀美」(15)

III. 從亞伯拉罕繁衍的希伯來人是遊牧人嗎?

原名亞伯蘭(Abram)的亞伯拉罕(Abraham),在尚未蒙召離家時,住在迦勒底地那有高度都市文化(Urban culture)的吾珥(Ur)。亞伯蘭隨著父親,帶著妻子撒萊和姪兒羅得離開吾珥的時候,他們很可能順著沿伯拉河(幼發拉底河)的商道、往西北而走到哈蘭;沿途可能住在商道上的客店過夜。

他們在哈蘭住了一段時間,亞伯蘭又蒙耶和華上帝指示要離開哈蘭。於是亞伯蘭在75歲時,帶著「妻子撒萊、姪兒羅得,連同他在哈蘭所積蓄的財物,所得的人口」,離開哈蘭往迦南地去(125)。那時他父親已經145歲,但他仍然要留在哈蘭居住。所以當上帝要亞伯蘭離開哈蘭的時候,衪不但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也說要離開「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方去(121)

從哈蘭往南走要到迦南地的這趟旅途,是耶和華特別的帶領。走的可能不是人們所常走的商道,因此沿途可能沒有客店可住。即便有,但他們人數眾多,並且所帶的財物(125)也很多。這些財物,原文是רְכוּשָׁם (rekuwsh),指的是所有的「動產」,包括群畜,還有僕婢人口,因此沿途即使有客店,所住的應該是帳棚。事實上,當他們到了伯特利東邊的山那裡,聖經特別提起他在那裡「支搭帳棚」(128133)。後來羅得和亞伯蘭分居以後,他就「漸漸遷移帳棚」直到所多瑪(1312),而亞伯蘭也「搬了帳棚」來到希伯崙幔利的橡樹那裡居住(1318)

改名為亞伯拉罕的亞伯蘭,盡他的一生,以及他兒子以撒的一生,也都是住帳棚的(24672617, 25)。雅各逃難到母舅拉班那裡,當時拉班是哈蘭「定居」的財主,那裏有田、並且田間有井(291)。他雖然有羊,但可能只是副業,並且羊的數目不是很多,所以只由第二個女兒拉結帶領(296)。因此雅各初到拉班那裡的時候,住的可能是房屋。但是雅各後來與拉班定工價、成為專業牧人,在照顧拉班其餘的羊的六年中,他在田野間所住的可能只是帳棚(參創314)。雅各帶著全家人,未辭而別的回迦南地去的時候,他們也是支搭帳棚(3125, 33)。直到見到哥哥以掃以後,他們到了疏割,才在那裡「為自己蓋造房屋,又為牲畜搭棚」(3317)。但不久又到示劍城東在那裡「支搭帳棚」(3318, 19)

在迦南地,亞伯拉罕除了向赫人瑣轄的兒子以弗崙所買的「麥比拉、幔利前、以弗崙的那塊地,和其中的洞並田間四圍的樹林」以外,他未曾擁有其他地產(231-16);雅各也是如此,他除了用一百塊銀子向示劍的父親哈抹的子孫,買了支帳棚的那塊地以外,也沒擁有地產。因此在三位先祖之中,除了以撒種過地以外(2612),都不是定居的農人,而是經常住遷移帳棚的牧羊人,連後來他們進入埃及住在歌珊地的時候,也是以牧羊為業(4632473)

四百年以候,摩西費了許多週章,才把以色列民帶出埃及,從做奴隸進到成為自由人。他們在曠野飄流了四十年,才回到上帝所應許給列祖的「迦南美地」,過著定居的生活。當法老王及埃及全地因喪長子,在經歷哀悼之痛的時候,法老終於答應「依你們所說的,去事奉耶和華罷;也依你們所說的連羊群、牛群帶著走罷」(1231-32)。那時候,他們離開了埃及,在路上所住的也是帳棚。並且由於帶著的無數的羊群、牲畜,沿途也得在乾旱的曠野中尋覓水草,因此有學者就說這些Apiru (Hebrew希伯來人),也是逐水草而居的「遊牧人」,甚至連有些以色列的學者也是這樣的認同。

但是我不同意這種說法!雖然我知道這些希伯來人在約書亞帶領之下、在進入迦南地以前,都是住帳棚、都是以牧羊為業,都必須為羊群尋覓草食,也要為自己和牲畜尋找飲水,但是他們在曠野的遊牧,不是只為著追逐水草而遷移,他們是由於「火柱、雲柱」的導引,而支搭或拆卸帳棚。他們在曠野中繞行,自己雖然不知道下一站該到哪裡,要停留多久,但是在這四十年中,每一次的紮營或拆營,都有耶和華上帝在引導,每一站的路程,都有眷顧人的耶和華預備與保護。他們在四十年間,有「遊」有「牧」,但是他們不是「遊牧」人,他們所過的「帳棚生活」,是我們每位在世上作客旅、作寄居的人的表徵。像亞伯拉罕一樣,我們是在「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那在天上的」(1116)

[資料來源:呂榮輝編著 《聖經地理導論》,2011講義,pp.48-50]


資料來源 : 聖經地理導論 pp.48-50
刊登日期 : 2012/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