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地理概論
聖光聖經地理 Bible Geography
Economic Activities in the Holy Land
呂榮輝
聖光神學院
從史前時代,甚至到工業革命的前期,人類的經濟活動,絕大部份是在從大自然擷取所需。除了打獵而外,還有農、牧都屬這類的經濟活動。受達爾文進化論影響的人,強調說將打獵時所抓到的小動物帶到住家附近來豢養,是為牧畜的開始,然後一步步地進化到耕作的農業經濟。但這種的說法,並沒有聖經的根據,相反地,當始祖犯罪後,上帝給亞當的定案是:「你必終身勞苦,纔能從地裡得喫的」(創3:17)。「從地裡得喫的」,這是農務。至於亞當的第二兒子,卻是牧羊的(參創4:1-2)。可見當時人類的經濟活動,是農、牧並行,並且是農早於牧,不是由牧養進化到農務,因為務農是上帝親自教導並指教的(賽28:24-28)。
種地的人 (cultivator),必先開墾地(耶4:3,參何10:12),並要勤勞以免地生荊棘、刺草(箴24:30-34,參創3:17-19),避免撒種時種子掉進荊棘裡(太13:7),並需仰望上帝(賽30:23-24,申11:10-12,參申32:13,14)。由於實際上的需要,種地的人必須過著定居的(sedentary)生活方式,他們直接從土地獲得養生的糧食,是以耕作為主,但也可能豢養畜類或禽類,輔助副食或作為副業。這是「耕作(種植)經濟」(cultivation economy)。
至於環境差之處,就如「短草原」(steppe)地區,因土地不宜務農,而轉以畜養(animal husbandry)為主。但也可能因為農村人口過多,耕地不足而把畜養副業轉變為牧養專業,他們在鄉村定居,每天早晨,帶領著群畜外出覓草放牧,直到傍晚才帶著畜群歸回村裡的圈廄。這是「放牧經濟」(pastoral economy)。
但在環境更差的地區,就如現今以色列國南部的「南地」(Negeb),以及古以東人的地區(今約旦王國Petra以南的地區),那裡雨量更稀少到成為旱漠,這裡的「原住民」過著「逐水草而居」,遷移住家(帳棚)過著transhumance的生活。外界給這些人的總稱叫做Bedouin(別得溫或貝都因)人。他們所飼養的,山羊多於綿羊,還有駱駝,這種的生活方式或經濟叫做「遊牧經濟」(Nomad economy)。
由於旱漠地區的「飼養量」(carrying capacity)很低,所以遊牧的空間需求相當大,因為這地區的降雨變率很大,所以從某地出發的家庭(或家族),可能要到下一代才能重回「故地」。他們雖然是「逐水草」,但並不任意搶佔別家族的水草,他們的文化是尊重別人權益,他們的個性是好客,但不幸被台灣的一位牧者描述為「兇悍」的遊牧人。他們的生活艱困、簡單,需求不高。
II. 環境與生態(Environments and Ecology)
環境的因素及其變動,往往引起一地區中,一連串複雜的反應:地形與氣候、氣候與植物、植物與土壤,氣候與土壤等等之間的變動,在在造成了彼此之間相互的反應。如果再加上人類的因素在內,所引起的變化不但更複雜,程度也更加嚴重。
生態之間的相互作用及關係,在整個地理體系(Geographic System)中,構成了一個基本上的動力(dynamics)。生態環境的任何一種因素起了變化,便影響到整個體系的變動。以土壤為例,它是整個環境因素的產品,土壤所由出的岩石、氣候、植物被(vegetation cover)、動物的活動、地形,還有時間,在在都影響到土壤的生成及肥沃度。如果再加上人類活動的干擾,則更影響到土壤的成熟度或破壞其進程。
在氣候方面,影響聖經地區土壤最大的因子,還是乾旱及酷熱的程度。這兩因素影響了一個超乎本區範圍的廣大地帶:西從埃及(甚至在本區以外的北非全部),東到波斯。但說來也很有趣,本地區的北部,尤其是拉凡海岸(Levant),所受到的影響卻不太大。
本地區有限的植物被也是乾旱的結果。植被的稀少,又影響到土壤中的腐植質(humus),從而影響土壤的肥沃度。石灰岩及砂岩的廣泛分佈,當然也影響到土壤的特性。山區的土壤,受到地形起伏的影響,其表土因容易流失而較貧瘠。
另外一個應該注意的,是土壤的鹽度(Salinity)。乾旱地區的土壤,在雨量不足的情況之下,必須靠灌溉,如果灌溉不當,土壤裡的鹽份,會因毛細管作用,而被帶到表土,從而影響到作物的生長。
還有乾旱地區的土壤,不易發育到「成熟」(Maturity)的程度。所謂土壤的成熟,是指一地的土壤,在不極端的氣候情況之下,經過一段長時間的孕育,會呈現出明顯的層次(horizons)叫做土壤剖面(Soil profile),從表土層到次表土層,而到土壤所由出的母岩。由於表土缺乏腐植質,加上乾旱地區降雨的變率相當大,一場罕見的豪雨,可把任何稀薄的表土沖蝕掉,使之更難成為充份發育的土壤。而土壤又是植物賴以生長的仲介。
[資料來源:呂榮輝編著 《聖經地理導論》,2011講義,pp.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