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地理概論

聖光聖經地理 Bible Geography

A9 以色列地的河川

Rivers of the Holy Land

O. Palmer Robertson

呂榮輝譯

A. 前言

以色列地河流的數目不多,但卻在揭揚救贖的事工上,扮演著顯著的角色。先來談曠野裡的窪低(Wadis)[【呂註】Wadi為阿拉伯字,指乾旱地區的乾河道。偶下大雨時,暴洪滾流。雨過天晴,河道流乾。呂譯《聖經地理》,以音譯字,稱為「窪低」]。對窪低獨特的性格不了解的人,也許會驚訝窪低中的河水,會突然出現又忽然消失。有些不幸或不知情的人,會選擇在乾涸之窪低的罅隙處搭棚,或鋪睡袋過夜。窪低的低處,的確為夜晚提供一處、在旱漠中可避開吹風及其所挾帶來之碎物的好地點。但在這種情況之下,表面所呈顯的,卻是靠不住的。因為遠處山區傾盆的大雨,很自然的會刷洗地表,沖下山谷,帶著所有的東西匯集於南地(Negev),並沖刷掉沿途所有擋住去路的物質。不了解這種情況的人,可能因此而喪命。

窪低也可當作是上帝賜福的一種象徵:因為這裡的窪低或河川之如何注入旱漠,照樣上帝的祝福也會不期然而賜恩惠,使疲乏的心靈得到滋潤(參詩126:4)。那些感覺生命枯寂乾渴的人,可能在最想不到的時刻,就從上主那裡得到滋潤;像窪低的水,不其然地滋潤了不毛的荒野一樣。

接著要思想的,是外約但全境那些大峽谷。它們季節性的帶著流水注入死海和約但河。由於這些山脈的向西坡,獲得更多的雨水,使得外約但高原這些的小山谷,擁有比猶大及撒瑪利亞相對的窪低,有更多的流水量。

以色列地的山脈與河川

[地圖來源:Modified from Wikimedia Common, author:Sadalmelik]

B. 重要河川

()撒烈溪 (River Zered)

外約但最南的窪低是撒烈溪。這個深峽谷一向是傳統的天然界線,作為以東及摩押的分界。前者為以掃後裔;後者是羅得與自己大女兒亂倫所生的後代的居所。當摩西差遣使者去見以東王,要求讓他們借路經過以東被拒絕時,以色列人就轉去離開他們(20:14-21)。原因之一,或許是由於撒烈溪陡峻的岩石峽谷的緣故。以色列這一大群人,包括不少的婦女老少,如果要在這裡與好戰的以東人對立,恐怕就不能存活的經過這谷地。

但是38年之後,以色列百姓終於過了撒烈溪(2:13-14);而實際上,他們並且在這谷地安營過(21:12)。過了撒烈谷之後,意謂著他們終於向著上帝所定意賞賜給他們的產業而前進;過了這個巨大的深坑烈谷,又意味著他們已經決定不再走回頭路。直到他們獲得上帝所應允之美地。

日後在另一情況之下,以色列百姓在以東的曠野的撒烈溪旁,有一難忘的經歷(王下3:1-27)。由於捲入一聯盟,猶大明君約沙法,應北國亞哈之子約蘭王之邀,又與以東王聯合,三國聯盟出兵要處治摩押王米沙,因為他背叛、拒絕向以色列王所要求的納貢。三王依照原定策略,帶著聯軍繞過死海南方,目的要出摩押人之意外,突然從以東旱漠地區出擊。但是在他們還沒出去突擊之前,發現在旱漠中生活最重要的民生必需品-水,已完全用盡了。以色列王來到溪邊卻全然失望。而猶大王約沙法卻透過先知以利沙得到上帝的話。以利沙雖然公開斥責亞哈王這敗壞的兒子,他卻仍然尊重敬畏上帝的約沙法;儘管後者明顯地捲入錯誤的同盟。先知的預言是:雖然不見風不見雨,你們在沙漠地到處挖溝,這谷必在夜間滿了水。及至清晨獻祭的時候,所發生的,正如先知所預期的。很可能的是雨水下在以東遠處的山區,結果所挖的溝渠都滿了水!

這段時間內,所有摩押軍隊,高高散在撒烈溪的懸崖上,準備隨時應付期待中聯軍之突擊。但清晨第一道曙光出現時,陽光照射在滿了水的溝渠中,呈現在他們面前的水,顏色竟然如同血紅。摩押的軍隊急速地要越過撒烈溪,心中想著以東、以色列及猶大的聯盟,一定出了毛病;他們想要很輕易的來收拾聯軍內鬨的戰利品。摩押軍隊就是以這樣的心態,而不加戒備的衝入聯軍地區。雖然看見了情況不對,他們立刻匆忙的撤退,拼命地試圖越過撒烈溪,但卻為時已晚。越過峽谷這樣一件困難的事情,本來是聯軍應該克服的,現在卻成為摩押軍隊自己要逃跑的挫阻。摩押王米沙眼看著自己國家的敗亡,站在自己首都城牆上,把他的兒子活活的獻上為祭。圍攻摩押的事,就在這樣悲慘的情況之下結束了。聯軍也再次越過寬廣的撒烈溪,而各自回本國去了。

()亞嫩河 (River Arnon)

從撒烈溪往北在外約但的下一條溪,是亞嫩河;這河是從東岸中部注入死海,把南方的摩押人與北方的亞捫人隔開。這兩族都是古代亞伯拉罕的親族;他們是羅得與他兩個女兒亂倫所生的兒子之後代(19:36-38)。雖然源始於同一祖先,這兩個國家之間並未建立起兄弟情誼之凝結力;亞嫩河所形成地形上的分野,更加強他們之間所缺少的合一。

亞嫩是一個寬達兩英哩的巨大峽谷,深度比五個足球場連接起來的長度更深;這河的主流,始於離死海兩英哩的內陸,那裡有兩條支流匯合在一起。由於靠近阿拉伯沙漠,這條兩支流又是由許多支流所形成的。因此聖經以〝複數〞的谷字來形容亞嫩河的諸谷(21:14-15;中文聖經均未如此表達)。這地眾多的峽谷,造成許多難以飛渡的天塹邊界。

事實上,以色列人是從這裡的渡河點,開始向北去獲取那將成為他們的土地。以色列人進入迦南以前,摩押人曾讓他們安然地從他們的國境經過。但是早年從約但河那邊來奪取這部份摩押地的亞摩利人,現在卻不讓他們通過。當以色列人帶著婦女小孩要越過亞嫩河上源的峽谷時,亞摩利人的王帶著大軍要來與以色列人對抗。於是上帝讓西宏王的心剛硬;因為上帝就是要用這樣的方式,把西宏以及他的國土交在以色列人手中(2:30)。西宏和他的軍隊大敗,甚至他位於亞嫩谷北方20英哩的首都希實本,之後也變成為以色列人所有,而分給流便支派。摩西後來從所得的這個優利的地點,上了尼波高崗。從這約但河外位於跟死海北岸平行的尼波山頭,摩西見到了約但河對岸,就是上帝所應許他們的美地。

()雅博河 (River Jabbok)

更北之處,在死海和加利利海的中途、那條注入約但河的是雅博河。這河在以色列早期的歷史上,也是一個重要的渡越點。雅各因為哥哥以掃恐嚇要他的命而逃亡了二十年,之後當他正在重回應許之地的途中,又來到了雅博河口。聽說以掃正帶著400名壯丁迎著他的面而來,雅各為生命害怕,就在這裡預備禮物贈送給他哥哥,同時也把兩妻兩妾,還有11個兒子以及他的產業分成兩隊。在黝黝的夜裡,這兩組人摸索的走下雅博河險峻的河岸,帶著預備好和解的禮物,涉水而過要送給這位失和的哥哥。

雅博河 (River Jabbok)(Emily Lee攝)

但是那時雅各仍然獨自留在河的這一邊。當晚,從上帝來的使者與雅各摔角直到黎明。上帝的使者以他那超人的力量來摸雅各的大腿窩,使他腳跛。但是這位先祖繼續抓住使者不放,堅持說如果他沒有得到上帝所差的使者之祝福,他就不讓他離去。使者因為雅各的堅持,就叫他改名〝以色列〞,以表示上帝對他改變本性的認同。他的本名是雅各,就是〝抓〞的意思,表示他常以狡猾欺騙的手段來獲取他所想要的。現在給他改名為〝以色列〞,認為雅各就是〝天之驕子〞(prince with God),他「與上帝與人較力,都得了勝」(32:28)

當晨曦初現時,一位新的雅各就涉過雅博河。他走在兩隊後裔之前,單獨地迎見以掃。就在這雅博河畔,未來以色列族的〝族父〞,以新的姿態出現。由於上帝的恩典,這位〝真以色列人〞(the true Israelite),被更變得成為一個新樣式的人。這個人體會到,他在這個陌生的世界中唯一的希望,就是不配的獲得上帝的福,而不是靠著玩弄手段而自己去鑽營(參創32:1-32)

()雅穆河 (River Yarmuk)

往北最後一條注入約但河的就是雅穆河(Yarmuk)。這河從基列和巴珊地而來,在離加利利海南邊不遠的地方加入約但河。當年巴珊王噩,就在雅穆河岸邊,跟以色列人相遇於戰場。在接下來的交峰,以色列人奪取噩王所有的六十座設防城邑,並擴展佔領地直至黑門山下(3:1-11)。在雅穆河以北所有巴珊的全地,以及雅穆河以南的基列全地,就是這樣的成為以色列所擁有最美好的地域之一;在還未分地給各支派之前,這個地區就已經成為瑪拿西半支派的家園。

前述的四條支流,成為外約但地區的天然分界。雖然這些疆界,並未被硬性的堅持及維持著,它們畢竟擔負過這個功能,就是把外約但從北到南,區分成為幾個區域。

()約但河. (The Jordan River)

然而這全地區最主要的河流,當然還是約但河。它把這地分割為東、西兩部份。這條自古以來就是天然的地理分界的河流,順著地殼的一個裂縫而川動。這裂縫一直繼續到非洲,帶給尼羅河流程之所以成為現有的型態(Smith 1972,頁301)

整個約但河谷,可以看成是一個梯狀的低沉谷:每一段在下游低下的河谷,總是比上游的那段谷地狹窄了一些。河流所經過的谷地,是由西邊的撒瑪利亞山地,及東邊比較高的基列台地所形成的。因此河谷寬度全長不一:從兩哩寬到十四哩寬不等。北邊的那段比較狹窄,然後忽寬忽窄地往南走;直到快接近死海的耶利哥附近,河谷則越接近死海越寬。雖然在全程之中,河水是流在一個深谷之中而不利於灌溉這廣大的谷地。但沿河卻有着一些水泉及小溪澗,使沿途的樹木及灌叢,在幾乎全年之中,都能維持着它們青翠的顏色。

位於但的約但河上游(Eimily Lee攝)

在全河谷中,約但的河道蜿蜒拳曲,沿途因侵蝕作用而左切右割,結果在谷中造成了另一個從200碼至一哩寬的低谷。這部份的低沉谷,在河水漲過兩岸的時候(通常是在四月),所流經的地區,當人們從高處往下看時,就像一條〝綠色的大蟒蛇〞(Smith 1972,頁312)。這個谷中之谷,長滿了絞纒在一起的灌木。聖經中所描寫為〝約但河的榮耀〞(the Pride of JordanKJVModern,見亞11:3)的地區,就是那可以稱為〝叢林〞(jungle)的地方。在舊約時代,這種地區就是在約但河谷中獅子、野豬及其它野獸所出沒的地方,中文均譯為〝約但河邊的叢林〞(見耶12:549:1950:44)

約但河下游(C.Y. Tang攝)

約但河谷中谷的第三階層,才是約但河的河床;它一般寬只有九十至一百英呎;水深從三呎到十呎。從加利利海南端的出口,降到進入死海最北端的入口之處,這條混濁、蛇曲的河道,清楚的顯出〝約但〞(Jordan)這個名稱的特性;這字的意思是〝下降〞(downward)。整段直量僅六十五英哩的河,從北到南下降了超過兩百碼(即約兩百公尺)的高度;尤其當它快到死海的時候,它竟然每哩有四十呎的落差,使得這裡的河水好像〝衝〞的樣子而往下瀉到死海。到了這裡,死海的海面已經是在地中海面以下一千三百呎了:成為地球表面最低的地方。

像這樣的一條河,在這地、甚至在整個世界的歷史中,曾經扮演過什麼樣的角色?跨過這條河,象徵着上帝的子民,又回到所失去的樂園之地;代表着他們曾經被迫去做在地上無立錐之地的流浪者的那種羞辱的日子,已經被輥去而結束了(5:29)。那條攔阻他們進入國族家園的水體,只有靠着上帝的恩典和大能的作為才能越過。對那些站在這河水溢到兩岸的以色列人來說,他們的確跟他們的領袖摩西一樣的感到有罪;後者因着自己的過犯而被拒絕過河。以色列人之所以能夠步行走過乾了的約但河床,並不是因為他們的忠心、聰明,或是由於他們的能耐;唯一的理由,是因為耶和華大有能力的恩典,施給這些不配的百姓,以致於他們能以進入流奶與蜜之地。事實上,他們之所以能夠過河,只是因為他們跨出信心的那第一步:首先,那些抬着約櫃祭司的腳,必須踏入那滾流的約但河水(3:14-17)。祭司們所抬的那神聖的櫃子,第一,象徵着上帝在地上的寶座;第二,這是那為罪所獻上替死祭牲的血所灑的地方。唯有以信心來跟隨着上帝恩典,以及祂因着他們的緣故而賜下的那大有能力的干預,人才能夠期望看到耶和華的全備救恩。

同樣的原則也行在今天。除非相信上帝的能力以及祂的赦罪,沒有一個人能夠跨進上帝真正福氣的領域;這諸多的福氣,是從屬天恩典的寶座流出來的。在那裡有耶穌基督,祂雖然是絕對的清白,還是替代罪人的罪而死。祂為那些罪人所犯該死的罪,預備了赦罪的恩典。除非人求替他流寶血的耶穌基督,來替代他們受應得的刑罰,就是替他們受因干犯的上帝而被放逐的刑罰,他們永遠不能夠跨越那死亡的冷河,而進入永生福份之地。今天在這受過教育的社會中,那些思想維妙複雜的人,如果能夠學好古代跨越約但河的功課,將是如何的美好啊!當年施洗的約翰在約但河邊呼召有學問、沒有學問、有地位、沒有地位的人,來到約但河領受他們因悔改而被赦罪的洗。今天這同樣的呼召仍在進行着。

約但河歷來就一直在那裡:存在着作為地表一個深裂谷的記號;存在作為攔阻人想恢復得到上主完全的福氣。唯有藉着上帝的恩典與能力,這個攔阻才能夠成功地被跨越過去。

[資料來源:呂榮輝譯,《從聖地看聖經及神學》2011年修訂版pp.24-28]


資料來源 : 從聖地看聖經及神學 pp.24-28
刊登日期 : 2012/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