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詳解

巴勒斯坦   (Palestine) [詳解編號 : 1189]

非利士人之地

●在聖經中並沒有巴勒斯坦此一地名,它的範圍各家的說法不一,而且也隨時代而有所變化,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才由國際聯合會所勘定,其公認的範圍是:地中海東岸,約但河以西,敘利亞和黎巴嫩以南,埃及的西奈半島之北,東鄰約但王國。故其幅員與舊約聖經中的原迦南地相近,所以可認為即是迦南地。又因是神所應許賜給以色列人的土地,故亦稱以色列地及應許之地。這片土地在主前十五世紀以前,住了統稱是迦南人的十個民族,所以當時稱為迦南城,待以色列人進迦南,取得這地之後,就改稱是以色列地。到後來以色列的南北兩國相繼滅亡後,才逐漸改用巴勒斯坦來稱迦南地。
巴勒斯坦是阿拉伯文,本意是非利士人之地,所指的只是迦南地南部沿海的一片窄小的平原,在後來希臘人和羅馬人用來稱迦南全地,這實在是一個錯誤,因為這會令人發生主權上的錯覺,認為那原是非利士人的領土,而非以色列人的祖地,所產生的結論是以色列人並無權在此生存和建國。
其地理情形就請參看 0797 條之說明,此處不再重述。現將巴勒斯坦的歷史簡要的敘述如下: 1. 巴比倫帝國時期 (587~538 BC);巴比倫擊敗了亞述,建立了更大的帝國,586 BC 耶路撒冷被巴比倫徹底的毀滅,拆了聖殿,將人民和財寶擄去,猶大王國到此結束。 2. 波斯帝國時期 (538-~332 BC):波斯帝國滅巴比倫、敘利亞和巴勒斯坦成為波斯的一省。古列大帝在 538 BC 准許猶太人回歸建殿,首批人在設巴薩之帶領下,回歸的約有五萬人,444 BC 尼希米再帶一批人回國,此期間重建聖殿和城牆,與撒瑪利亞人常發生衝突。 3. 希臘時期 (332-63 BC):亞歷山大擊敗波斯,建立希臘帝國, 321 BC 他死後帝國分裂,巴勒斯坦先受埃及多利買之治統,198 BC 起受波斯西流基之統治,直到 166 BC 止,其間政治,宗教和文化都徹底的希臘化,猶太人受到極大之迫害。 4. 馬加比和哈斯蒙王朝 (167~63 BC): 因反抗在宗教上的迫害,猶太人馬加比家族起義,驅逐羅馬人,收復失土,建立哈斯摩王朝,其版圖幾與大衛時相同。 5. 羅馬帝國時期 (63 BC~AD 324):羅馬帝國興起,取得希臘所有的土地,63 BC 攻佔巴勒斯坦,置猶太省,37 BC 任命大希律作猶太人的王,希律死後不久,於主後六年起,再改由羅馬帝國直接統治,猶太人和基督徒備受迫害,也不斷反抗,70 年羅馬的提多將軍徹底破壞了耶路撒冷城,人民被殺或被擄去羅馬,132 年哈德良皇帝重建耶路撒冷,並改名叫 Aelia Capitolina,又在聖殿的原址上建築了一座羅馬神廟,禁止猶太人進入,違者處死,因此又引起猶太人之叛亂,結果失敗得更慘(136AD),猶太人悉數被逐出耶路撒冷,猶太人一切根基均被剷除。此後的兩百年間,耶路撒冷成為一徹頭徹尾的外邦人城市。 6. 拜占庭帝國時期 (324~636):君士坦丁即位為羅馬皇帝之後,宣佈基督教為羅馬的國教 ,並遷移首都到拜占庭,這是一段基督教興盛的時代,持續有三百年之久。326 年君士坦丁之母海倫娜前來朝聖,在巴勒斯坦建了數個教堂,很多的教堂和修道院都是在此時期所興建。但在 529 年有撒瑪利亞之亂,614 年又被波斯人入侵,教堂多被毀壞, 基督徒受迫害。 7. 阿拉伯回教帝國時期 (636~1099):阿拉伯的回教徒進佔巴勒斯坦、猶太人和基督徒均遭受迫害,許多教堂被毀或改建成清真寺。 8. 十字軍時期 (1099~1263):歐洲的基督徒組十字軍遠征巴勒斯坦,要從回教手中收復聖地,1099 年攻克耶路撒冷,但同時屠殺回教徒和猶太人,他們建立耶路撒冷拉丁王國,巴勒斯坦興盛了約九十年,1187 年,耶路撒冷被埃及的回教王撒拉丁所攻佔,十字軍在聖地的勢力日減,長期不斷的與埃及發生拉鋸戰,但大部份時間僅保有沿海的幾個城市,1291 年十字軍完全被迫退出巴勒斯坦。 9. 馬穆魯克人時期 (1263~1517):在埃及和敘利亞不斷衝突時期間,埃及的馬穆魯克人佔據了巴勒斯坦約兩百六十年,天主教的聖方濟會在此期間進入聖地,他們在保護聖蹟的工作上,盡了很多的努力,貢獻甚多。 10.鄂圖曼帝國 (1517~1918):土耳其的鄂圖曼王朝攻佔巴勒斯坦,巴勒斯坦的人口日漸減少,土地荒廢,但在十七世紀末,開始有猶太人移回。 11.英國委託管時期 (1918~1948):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土耳其戰敗,巴勒斯坦被委託英國代管,直到 1948 年,以色列復國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