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頁
修道院島靜修之旅(中)
聖馬利亞馬可教堂及修院外觀
原載日期: 2017-02-13
文 攝影/劉幸枝(衛理神學研究院院長)
賴興瑙島(Reichenau) 位置圖(地圖來源:Google maps)
拜訪完聖彼得保羅教堂,我與外子繼續往「中賴興瑙」的教堂前進。這次不單是造訪一座教堂,同時也參觀修院。
修院島所有的教堂與修院,都是本篤會修士設立的。這個中世紀以來以本篤會規知名的修道團體,用「犁」與「十字架」作為其精神象徵,代表刻苦與受苦。
陳列於博物館中世紀抄寫聖經的修士圖
中世紀初期的修士在所到之處都殷勤作工:他們種田、設防、清除沼澤、修整樹林、做木工、蓋屋頂,修橋鋪路樣樣都來;他們可以在一塊沼地,一片荒野,一片樹林,一塊岩石,在荒野中建造伊甸園。這是早期修士們事奉的態度,開疆闢土、披荊斬棘。
奧圖王朝時期的掌上明珠
從聖彼得保羅教堂到第二座教堂聖馬利亞馬可教堂的途中,我們看到幾座豎立在阡陌與田園之間的十字架,供人默想。
在田野間豎立的十架
賴興瑙的本篤修院建於主曆724年。在查理曼大帝統治時期,他將修院區分成宮廷修院及一般修院。當時,神聖羅馬帝國的版圖有七百間修院,其中八十間作為宮廷修院,成為孕育皇家策士、貴族教師,以及作育英才的搖籃。而賴興瑙這座修院島在八十間宮廷修院中脫穎而出,成為卡洛林王朝及更後之奧圖王朝統治時期的「掌上明珠」。
有了王恩聖寵,賴興瑙修道院在九至十一世紀之間,成為全歐洲最知名的聖經繕寫及宗教繪畫的文化中心,也是藏書量最豐富的重鎮。主曆820年,該地圖書館有400冊神學書籍,這在今天看來雖是寒酸至極,但是在當年,這可是傲視全歐修道院的藏書量了!
馬利亞馬可教堂中祭壇一隅
瑞士聖加倫修道院在近代被發掘出一張目前公認最古老的修院設計圖,刻畫出理想中的修院是一個融合經濟自主、生活紀律與聖禮教儀的新社會,而這張設計圖應該是來自賴興瑙修院的智慧傳承。可見當年,在政權的加持之下,賴興瑙修院島不僅是帝國的驕子,還一度是歐洲文明傳承的寶庫。
聖物崇拜引人迷信也迷失
聖母馬利亞馬可教堂則是以它所擁有的聖物知名。中世紀晚期聖物崇拜發展至巔峰,諸如迦拿婚宴時使用的酒杯、耶穌的「寶血」,以及聖馬可的遺骨等等。在主曆九至十一世紀之間也陸續被聖地的朝聖者帶回當地作為聖物崇拜,犁與十架的光環,似乎一度從這座島上變得黯淡。
名聲成就與聖物崇拜不僅帶來迷失與迷信,也無法保證修院及教堂的綿延流長,歲月終將淘盡這些虛浮與榮華。主曆十一世紀後,修院島失去政權的恩寵,被打入冷宮,到了十五世紀,島上僅剩兩名修士。主曆1803-1805年間,法王拿破崙攻進賴興瑙,將所有教產充公,解散掉修院,修院島褪盡所有浮華妝點,成為樸實的田園小鎮。
主曆十九世紀,隨著連通陸地的長堤被興築起來,這座消失在歷史記憶中的島嶼又再次鮮活起來。主曆1981-1990年期間,已然傾頹的教堂陸續被修復,爾後又於2000年時被宣佈為世界文化遺產;2003年,修院圖書館內的十份手抄本被列為世界記憶遺產。
單純與渴慕是跟隨主的態度
今日走入古老的聖馬利亞馬可教堂,羅馬式建築的小窗成為光線穿梭的通口,陽光自由自在地流瀉在教堂聖壇與教堂的角落,彷彿是燈光特效打在歷史的舞台,讓整座沉寂幽靜的千年教堂甦醒過來。
當外在光鮮的容顏老去,一切賴以為尊的勢力消失,真正該珍惜的是那原本的樸質與渴慕,在清晨時分向著日光打開內心,拾起那殷勤服事的犁,以及背起十字架好好的跟隨主。
啟示錄記載了上帝對老底嘉教會所說的話:「你說:『我是富足,已經發了財,一樣都不缺』;卻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憐、貧窮、瞎眼、赤身的……凡我所疼愛的,我就責備管教他;所以你要發熱心,也要悔改。看哪,我站在門外叩門,若有聽見我聲音就開門的,我要進到他那裡去,我與他,他與我一同坐席。」(啟示錄三章17-20節)(未完待續)
文章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https://www.ct.org.tw/1302605#ixzz4Zs2Sn31B
*承蒙作者及論壇報允許轉載,謹致萬分謝意。